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教师在教案中应设计合理的课堂检测和反馈环节,一份系统化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利用课堂时间,避免时间浪费,以下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团圆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团圆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双手运活动,是幼儿熟练地掌握全盘拨数,快速地拨出三位数以内的任何一个数。
2、巩固复习一位数三笔数直加。
3、培养幼儿对一位数两笔数直加的心算能力。
4、培养幼儿对珠心算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果树三棵,分别挂有苹果,梨子,桔子等。果树的背面或后面贴有数卡
2、果盘(内装果子)
3、画有算珠的图片若干。(图片背后有数字)
4、音乐。
5、大算盘三个 。幼儿每人一个小算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汽车来到果园里(听音乐做律动)
师:今年是个丰收年,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活动小手:复习凑数,替数。做手指操。
(二)基本部分:
?教师从果盘中拿出果子。 幼儿迅速读出果子后的数:257835789462193837652978等
2、果子很多,小朋友请用算盘表示出来
摘苹果复习全盘拨一位数2478
3、个别摘梨子并请三个幼儿上来用大算盘拨两位数2738556791等
4、出示画珠图片 简介画珠上的个位档 十位档 百位档 并请幼儿读出画珠上的三位数,然后用算盘拨出来125301423978886
5、做游戏:小手小手在哪里 让幼儿放松(听音乐做动作)
6、复习一位数三笔数直加
简介加法的含义,加法就是越加越多
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6 3 2 1 8
1 5 5 7 1
1 1 2 1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算:介绍心算的意义
教师出题幼儿快速抢答
2 5 36 2
5 4 1 2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组游戏
(三)结束部分:
1、猜谜语:大树林中一条河,河上河下两群鹅,多的倒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
2、讲学习珠心算的意义
3、坐汽车回家去了(听音乐开汽车)
团圆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
3、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以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①观察月饼的外姓,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提问: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月饼品种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呢?
②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品尝月饼、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结伴讲有关月亮的饿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诗。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中秋食物。
团圆中班教案篇3
一、阅读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
2、结合故事情境,锻炼说话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绘本的兴趣。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二、阅读重点难点:
1、阅读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绘本的兴趣。
2、阅读难点:结合故事情境,锻炼说话能力。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图书《团圆》
四、阅读过程:
(一)、阅读前。
1、回顾本学期看过的绘本。
(这学期,我们几乎每周都上一节绘本课,看看这些图片,还记得它和哪本绘本有关吗?)
?我爱你,妈妈》、《带来幸福的酢浆草》、《流浪狗之歌》、《爱心树》、《雪人》、《花婆婆》、《鸭子骑车记》
2、引出《团圆》。
(这些都是外国的绘本,今天,我们来读一本中国绘本,中国绘本比外国绘本多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中国味道。看看老师今天的穿着,你觉得哪些是有中国味道的?待会读的时候请你留意一下这些中国味道。)
(二)、阅读中。
1、读封面。
封面就像书的脸,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看,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外国绘本很多都是作者和画者同一人,而中国绘本很多都是分开的。这本书的作者是余丽琼,而画者是朱成梁。
团圆是什么意思?一般在什么时候,家里人会在一起团圆呢?
绘本的封面一般会有主人公,你猜猜是谁?仔细观察她的表情,你有什么发现?
2、读前环衬。
看看前环衬,它为什么是碎花花样的呢?(和碎花床单的颜色一样)
3、读版权页。
这本书把版权页单列出来了。而且在版权页中,有一本日历。上面的时间便是故事发生的时间——除夕,除夕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一般会在除夕干什么呢?(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
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想把这本书送给她的家人。
4、读扉页。
这本书的扉页比较特别,它已经和正文融合在一起了。
5、读正文。
① 预测
第1页:图画书的诱惑就在翻页之间。因为什么?
第11页:第二天是谁吃到了好运币呢?
第24页:你知道她的好运硬币在哪儿吗?
第31页:如果你是毛毛,你觉得好吗?
② 提问
第4页:“我”为什么吓得大哭起来?
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来了,你看到爸爸什么表现?
第24页:你知道在哪儿吗?
第26页:“我”为什么不要?
第31页:如果你是毛毛,你觉得好吗?
第33页:爸爸在想什么呢?
硬币丢了的时候,毛毛这么着急,为什么她又舍得把它给爸爸呢?
③ 练习说话
第8、9页:谁给这一页配上文字?天快黑了,我和爸爸……白色的小猫……隔壁的阿姨……树上的彩灯……邻居家的灯笼……绚丽的烟花……
第15页:猜猜毛毛会说什么?
第17页:爸爸还忙了什么呢?
第20、21页:大街上可热闹了!有人在……有人在……有人在……
第25页:这一页没有文字,你看到什么了?你还看见什么了?你呢?
第28页:我梦见……我梦见……我还梦见……
6、读后环衬。
这本书的后环衬和前环衬一样,也是碎花花样,想一想,书上的哪些地方还有这种花样?(窗帘、服装、围巾、被子、枕头、靠垫、手套)
7、读封底。
看看画的是什么?猜猜这些东西都是谁的?想一想,当爸爸从忙碌的工地上回到办公室,看到这张全家福,看到这枚好运硬币,他心里会想什么呢?
(三)、阅读后。
1、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2、一个长长的故事,能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往往有几个画面。现在请你和小组同学交流:哪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t)
3、还记得这本书的作者吗?
我来给你们讲讲余丽琼的故事。
她的小名也叫毛毛,那时候中国很多孩子都叫毛毛,只是姓不同,姓陈的叫……姓李的叫……,余丽琼叫……如果大家在院子里玩,有大人喊毛毛吃饭,就会有人问“到底找哪个毛毛嘛?”
她爸爸也是一个常年出差的建筑师,有一次,他一年多才回家,毛毛不让他靠近,爸爸很伤心,就找了个有相机的朋友拍全家福。于是,妈妈搂着哥哥,毛毛坐在爸爸的腿上,他们照了至今为止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所以,毛毛在版权页写(ppt)。
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再来理解这本书,可能会有更深的体会。
4、书读完了,你在书里找到中国味道了吗?(花灯、灯笼、春联、舞龙灯、逛庙会、包汤圆、建筑物、碎花花样、梳妆台、锯子和木架子、汽车、理发)
5、中国绘本用水墨用油彩绘出了中国味道,很值得读。推荐大家阅读这些中国绘本。(ppt:《纸马》 《小石狮》 《京剧猫》 《九色鹿》 《花娘谷》 《老鼠娶新娘》)
团圆中班教案篇4
活动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与吉祥。对于刚入圆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传统风俗习惯。今年的中秋,意义非同寻常,国家特为中秋团圆节设立了节假日。所以,在我班开展的“庆团圆”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让幼儿体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孩子们乐意上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诗歌等。
2、请家长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最圆、最亮。
3、带孩子去超市,观察各式各样的月饼,并带月饼入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去音乐大厅开展活动。
2、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中秋节晚上一家人要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还可以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3、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帮助幼儿了解“月”的变化。
4、“庆团圆”节目表演,幼儿表演自备节目。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一边品尝月饼,并对同伴、老师说祝福的话,共享节日的快乐。
团圆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6、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悬挂《中班组"喜迎中秋 与爱同行"亲子活动》的横幅和贴有谜语的灯笼2、音乐准备:《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感恩的心》。
3、家长自带水果、水果刀、月饼,教师准备盘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做拼盘时用)4、故事:神话视频《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衣裳》的道具5、游戏用品:鼓、花各一、抽题纸条,小奖品若干。
6、座位安排:家长坐在孩子的后面,整个呈半圆形。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
家上午好!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我们中班组的" "亲子活动。
二、介绍中秋节小朋友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对的,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那你们知道中秋节还叫什么节吗?(团圆节、丰收节)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象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一、幼儿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小朋友知道人们庆祝中秋节最主要吃什么?(月饼)现在就请欣赏小朋友演唱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二、播放视频: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小朋友,你们知道传说中月亮上住着谁吗?(嫦娥)中秋节的来历就和嫦娥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幼儿朗诵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你们会哪些和月亮有关的古诗?请小朋友一起来朗诵古诗《静夜思》和《泊船瓜洲》
四、教师讲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出示月亮道具,问:看看这是什么?(月亮)请欣赏吴老师为家带来的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五、亲子猜灯谜传统的节日,我们来玩个传统游戏《击鼓传花》,玩法和规则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前抽纸条,然后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去猜谜,猜对有奖。
六、亲子制做水果拼糯照六人一组围坐桌旁,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当场颁发创意奖、精美奖和造型奖、可爱奖及优秀奖。
七、家园齐唱《感恩的心》
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苦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幼儿园的工作也离不开各位家长力支持。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请家全体起立,一起来演绎那首温暖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感恩,会是心境变得平和;感恩,会使自己感到幸福;感恩,会使生活充满希望!因为感恩才会有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束语:人和、事和,和和美美,月圆、家圆,团团圆圆,在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刻,我貌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我们市一幼的发展蒸蒸日上,前景辉煌!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团圆中班教案篇6
一、国学导课
(课件播放歌曲,配动画)
师:同学们,歌曲好听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呀?
生答。
师: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节日呢?哪一天?
生答。
师: 都说“中秋月正圆”(帖黑板),那你知道为什么中秋的月亮最圆吗?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说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呢?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就是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月亮最圆的时候。中秋,是团圆的节日,
二、合作探究
1. 确定小组研究课题,布置探究任务。
师:中国古诗词有着独特的魅力,还有很多诗词与中秋有关。接下来我们就来一场“与古代文人情怀和智慧”的对话,(贴诗人和石桌)以对诗句的方式赢取属于你们的“中秋大礼包”。
(课件出示诗词,学生自主选择,并随机下发资料包)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这些经典诗句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个人传承。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启有趣的小组探究之旅吧。谁来帮助老师读读这些小提示呀?
(课件出示要求:分工明确,并合理安排汇报人员,音乐停,时间到。)
师:谢谢你。希望各小组能在接下来的小组汇报中,有精彩的表现哦。
2.小组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关于中秋节由来的说法有不少,首先我们请“溯源中秋”小组的小伙伴汇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吧。
溯源中秋组汇报:中秋起源。
生1:同学们,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三种最为流传的说法,且听我们娓娓道来。
生2:我先来。中秋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课件插图配合展示)
生3:我还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中秋因此得名。
生4:你俩知道的可真不少。我通过视频,了解到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残酷统治,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视频)起义成功的消息传来,朱元璋就将当年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自动跳到三个传说)
生5:嗳,同学们,关于这中秋的起源啊,还有一个嫦娥奔月的传说。话说这嫦娥被小人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后羿仰望月亮千呼万唤地呼唤嫦娥名字,惊动了上天,皎洁的月亮上,果然出现嫦娥的身影。
生6:后来月母被后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后羿在相会。后来,就有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吃药 飞越宫 后羿呼唤 相会)
生1:同学们,这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你们知道其他三个节日都是什么吗?(课件出示一屏)
生答。
生1:说的真好。谁来给它们排排序呀?
(随机课件出示)
生1:你们真棒。
师总结: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一系列传说使中秋节充满浪漫色彩。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明清时期,中秋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中秋节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掌声感谢溯源中秋小组的小伙伴们。(胶片滚图片 嫦娥奔月 玉兔 唐朝 明清 文化遗产 法定节假日 定在中秋传统节日美图)
师: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中秋节多种多样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于生活无限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漫话中秋小组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了解中秋习俗。
漫话中秋小组展示:中秋习俗。
场景一:
饭好喽,饭好喽,快去叫爸爸吃饭吧!
好嘞!
爸爸,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这中秋吃月饼,(贴月饼)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啦,这圆圆的月饼,可不就是团圆的意思吗?
那我希望远在他乡的人都赶紧回家去过团圆节。(音乐)妈妈,妈妈,《新闻联播》正在演中秋节报道呢!
(《新闻联播》开始音乐)
生1: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联播》。今天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祝全国各族人民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全国各族人民正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一传统佳节,展示着各民族的不同风貌,充分体现了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请看我台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
生2: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前方记者笑颜。我现在正在陕西省西乡县,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他们的中秋习俗。
场景创设:抱着西瓜,相伴而走。
生2:您好,能能介绍一下我们陕西中秋的地方特色吗?
生答:我们陕西人过中秋,男子泛舟登山,女子准备中秋餐宴,并且家家户户都要吃西瓜。这不,我哥俩儿这西瓜都买回来了!
生2:哦,原来你们陕西人还有中秋吃西瓜的讲究啊!
生3: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前方记者小方。我现在正在江苏南京,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的中秋习俗。
场景创设:走,咱娘俩去买挂花鸭!
生3:您好,请问您这是带着孩子要去哪儿啊?
生答:我们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我们金陵名菜桂花鸭。这不你看,都排长队了嘛!
生1:不仅南北方中秋习俗不同,我们各民族中秋也有着独特的习俗。我们一起去看看。(视频剪辑)
生1:同学们,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中秋习俗呢?
生答:白族在中秋置办嫁妆、广西壮族对山歌、赛诗词比歌赋、拜月、放河灯。
生1: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欢度中秋的习俗,有趣且具有诗情画意。以上便是今天《新闻联播》的全部内容,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新闻联播》,再见。
(《新闻联播》结束音乐)
师总结:56个民族56只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虽然各民族的中秋节的习俗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团圆的无限期盼(盼团圆)。
团圆月饼组汇报:月饼制作。
师:同学们,俗话说“无月饼不中秋”啊!下面我们就请团圆中秋组的小伙伴们,跟我们聊聊月饼吧。
生1:月饼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僖宗在中秋时吃月饼,味道极美,便把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生2: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是精致。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圆圆的月饼像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
生3: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月饼成为我国月饼中的四大种类。近年来兴起的水果月饼,更是深受青睐。
生4:而我们现在都已经可以自己制作月饼了!瞧,这就是我们的面点师王雨乐做的。你们想做月饼吗?好,有请面点师王雨乐。
生5:大家好,今天,我来教大家一起做月饼。首先,所需材料已经放在大家桌子上了。
生发放材料和工具等。
生1: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做月饼吧。
生说一步,所有学生跟着做一步。
师:你的手真巧,这么漂亮的月饼,你想送给谁呀?
生答。
师: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月饼跟自己的家人分享,老师除了想跟家人分享之外,还想和我周围所有的人一起分享。送出去的虽然是一块儿微不足道的月饼,可是却包含着我弄弄的情谊和祝福。下面我们请情满中秋组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中秋情谊。
情满中秋组汇报:
生1:同学们,当中秋佳节到来,还有一些人,没有办法与家人团圆,那他们是怎样过中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生2:出示照片,崂山二中新疆班
从2000年国家首批内地新疆班开办以来,新疆学生和青岛学生都会结为手拉手好朋友,新疆学生和老师会组成“亲情对对碰”小组,一个个新“家庭”就这样在青岛诞生了 。这张照片就是新疆班的学生正在班主任王文巧老师家里过中秋。他们说,在这过中秋,别有一种幸福在心头。
生4:出示照片,关爱独居老人
这是去年中秋,我们学校的爱心义工小队,走进社区,开展的 “关爱百独居老人,让中秋月更圆”活动。正在剪窗花的吴奶奶对我们说,你们这群娃娃就像是我的亲孙子亲孙女。
生5:出示照片,关爱留守儿童
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华镇,5岁的小轩和8岁的小雨在家门口用玉米摆了四个字,中秋快乐。
生5:对于“中秋团圆”这个话题,小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太想,小轩有些冷漠地说:“爸爸妈妈在城里上班,并不回来过中秋,总是说赚不到钱。小轩8岁的姐姐说起父母,眼圈红了,小雨已经理解中秋的意义,但父母不回来,他们很少能够全家团圆。
生5:出示照片,美国唐人街华人庆中秋
中秋节,美国唐人街,很多华人举办热闹的中秋街会,各种装饰与活动,节日的气氛非常浓厚。虽然他们不能回家过中秋,但在镜头前,我们共同举杯遥祝家乡的亲人,幸福安康,中秋快乐。
生1:同学们,不论是新疆班的学生,留守儿童,独居老人,还是我们的华侨同胞,在中秋佳节之时,我们同样祝福他们,中秋快乐,早日与家人团聚。
三、情感升华
是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月圆盼团圆,盼过年复又一年。中秋,这个赏月思亲、阖家团圆的日子,在地球村的每个角落,我们虽然沐浴着一轮圆月,我们心中充满同样的期盼。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贴),家家中秋乐团圆。
月是期盼,月是挂牵;月是思念,月是圆满。一首千古绝唱,道尽人间真情。让我们在苏轼的传世经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声中,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团圆中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
★ 中班四季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