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走平衡的教案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创新设计,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激励学生探索,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下面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走平衡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7篇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敢于一个人走平衡木的胆量。

游戏过程:

教师先摆好平衡木,让幼儿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注意保持距离。

游戏规则:

1、指导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

2、指导幼儿走平衡木的时候不推拉挤其他幼儿。

3、指导幼儿走平衡木时注意安全。

冬季来临,为增强在园孩子体质,我设置了“小小平衡木”晨间活动,旨在促进孩子的身体平衡与灵敏,激发孩子热爱运动,引导孩子体验并遵守运动规则。

通过“小小平衡木”活动时间,让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分小组,通过游戏化、情景化的组织方式来锻炼孩子们冬季的心肺呼吸功能,利用游戏手段使孩子提高对运动的兴趣。同时,通过老师在练习中不断地向孩子们介绍比赛的规则,潜移默化让刚刚入园的孩子的观念中形成“规则”的概念。

将一些大型积木块和一些零散积木进行拼搭,搭成一个平衡木,离地面20厘米左右,以免摔伤跌伤。开始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从平衡木上爬过去,以后再从平衡木上走过去。如果孩子胆小,可以先扶他爬行或步行,经过几次练习,孩子们会慢慢地行走自如地玩起来,这对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勇敢精神大有好处。在玩的过程中,胆小的幼儿停在高处不敢下去,有的幼儿会主动用手去扶小朋友,并且鼓励同伴不要害怕。

孩子们通过“走平衡木”户外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规则的重要性,锻炼了专注力,也培养了孩子喜欢体育,热爱运动,养成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更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提高了肢体的协调性和行走平衡木的技巧性,使孩子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均衡发展。

小朋友们遵守游戏规则,一个跟着一个走平衡木,活动有序的进行。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的平衡点偏向于较重的一边。

2、大胆尝试、认真观察,分析总结。

3、乐于尝试顶起不同物体。

活动准备:

一样大小的手工纸、水彩笔、剪刀和各种各样的物体。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工纸)给你一张手工纸你会干什么?

2、今天张老师要顶起手工纸,请看,我是怎么顶起来的。

(2)、基本部分

1、展示顶起手工纸。我刚才是怎么顶起来的?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请幼儿到后面的位置上尝试顶起手工纸。)

3、你们都成功了吗?你是怎么成功的?你们顶的是手工纸的什么位置?

4、请幼儿在顶起手工纸的“平衡点”点一个点作为记好。

5、现在张老师要剪掉手工纸的一个角,我再顶这个平衡点会怎么样?

6、请小朋友去减掉一个角再进行尝试,并在第二次尝试的平衡点上点一个点作为标志。

7、请幼儿说一说你第二次尝试的点还在原来的位置吗?偏向了哪里?为什么?

8、我这里还有许多的材料,他们的平衡点会不会偏向较重的一边呢?

9、请幼儿尝试顶起各种各样的材料。

(3)、结束部分

讨论总结:当物品两边一样重的时候他的平衡点在中间,当两边不一样重的时候,物品的平衡点会偏向较重的一边。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篇3

目标:

1.尝试在平衡器械上走。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发展平衡能力。

2.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

准备

平衡木两个。在场地一端,画出1个能容纳所有幼儿站立的大圆圈,作为不倒娃娃的家。

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各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儿歌:太阳咪咪笑(双手上举,分别向左、右摆动),我们起的早(双臂屈肘于胸前,分别向左右做转体动作),伸伸臂、弯弯腰,蹲一蹲、跳一跳。

2.玩游戏“不倒娃娃”,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教师请幼儿一边说“不倒娃娃摇摇摇,摇来摇去倒不了”,一边张开双臂模仿不倒娃娃左摇右摆走路,当说到“倒不了”时,所有的幼儿原地停住,并做出单脚站立的动作。

要鼓励幼儿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尽量坚持单脚站立。可以根据大部分幼儿身体的平衡状况控制停顿的时间。

反复几次后,教师发出“下雨了”的口令,不倒娃娃迅速跑回家(大圆圈)。

游戏反复进行两三次后,教师提示幼儿单脚站立的同时可睁眼、闭眼,看看哪一种方式站的时间长,并根据幼儿的活动量调整“下雨”的频率。

3.玩游戏“过小桥”,尝试在不同的平衡器械上走。

教师请幼儿扮演不倒娃娃,带领幼儿做单脚站立、原地旋转、倒走、闭眼向前走等平衡动作。

教师以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走小桥:今天我要带我的不倒娃娃走过小桥去山上玩。快来看一看,妈妈是怎样走过小桥的。

教师为幼儿做示范,提示幼儿注意动作要领:双脚脚尖向前,两脚交换踩在桥的中间向前走,两臂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幼儿自主练习,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鼓励幼儿尝试在不同器械上走,走过小桥后跟教师一起做爬山等模仿动作。教师注意对个别幼儿给予具体的帮助,如拉着幼儿的手或跟在幼儿旁边,给幼儿以安全感,帮助或保护他走过平衡器械等。

4.做放松活动,游戏结束。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篇4

预设目标

练习走平衡木(高30— 40厘米,宽15—20厘米)。

尝试多种平衡器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平衡木和其他平衡器。

录音带《健康歌》。

活动过程

听《健康歌》,跟教师做动作。

——上肢分别平举、前举、上举、足尖走,小步幅随音乐进场。

——膝腕关节活动:抖抖手呀,抖抖脚;踢踢腿呀,单脚跳。

金鸡独立

——单脚站立。看谁站的时间长。

——在地上画两条线,将幼儿分成两组,让幼儿踩着线走,要求走成一字线。

走平衡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并带领幼儿练习。

——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动作,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想一个动作从平衡木上走过。

——选出不同动作的幼儿为其他幼儿做示范,带领幼儿一起练习。如:双手叉腰走、双臂前举走、双臂上举走……

平衡多又多

——指导幼儿看画册《平衡多又多》,体会每种平衡游戏的动作要领。

——幼儿自由选择平衡器,照画册上的动作练一练。教师指导帮助,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跟教师一起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篇5

不倒娃娃(尝试走平衡木)

目标:

1.尝试在平衡器械上走。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发展平衡能力。

2.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

准备

平衡木两个。在场地一端,画出1个能容纳所有幼儿站立的大圆圈,作为不倒娃娃的家。

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各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儿歌:太阳咪咪笑(双手上举,分别向左、右摆动),我们起的早(双臂屈肘于胸前,分别向左右做转体动作),伸伸臂、弯弯腰,蹲一蹲、跳一跳。

2.玩游戏“不倒娃娃”,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教师请幼儿一边说“不倒娃娃摇摇摇,摇来摇去倒不了”,一边张开双臂模仿不倒娃娃左摇右摆走路,当说到“倒不了”时,所有的幼儿原地停住,并做出单脚站立的动作。

*要鼓励幼儿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尽量坚持单脚站立。可以根据大部分幼儿身体的平衡状况控制停顿的时间。

*反复几次后,教师发出“下雨了”的口令,不倒娃娃迅速跑回家(大圆圈)。

*游戏反复进行两三次后,教师提示幼儿单脚站立的同时可睁眼、闭眼,看看哪一种方式站的时间长,并根据幼儿的活动量调整“下雨”的频率。

3.玩游戏“过小桥”,尝试在不同的平衡器械上走。

*教师请幼儿扮演不倒娃娃,带领幼儿做单脚站立、原地旋转、倒走、闭眼向前走等平衡动作。

*教师以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走小桥:今天我要带我的不倒娃娃走过小桥去山上玩。快来看一看,妈妈是怎样走过小桥的。

*教师为幼儿做示范,提示幼儿注意动作要领:双脚脚尖向前,两脚交换踩在桥的中间向前走,两臂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幼儿自主练习,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鼓励幼儿尝试在不同器械上走,走过小桥后跟教师一起做爬山等模仿动作。教师注意对个别幼儿给予具体的帮助,如拉着幼儿的手或跟在幼儿旁边,给幼儿以安全感,帮助或保护他走过平衡器械等。

4.做放松活动,游戏结束。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利用平衡台,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克服幼儿胆小情绪。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平衡台上坐摇,跪摇、趴摇、躺摇、站摇。

难点:爬过排成一列的平衡台。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做各种平衡动作。

二、练习各种动作

1、请幼儿学样,练习坐摇,跪摇、趴摇、躺摇、站摇的动作,保持身体平衡。

2、教师个别指导和帮助。

三、游戏:小蚂蚁过桥

1、平衡台排成一列,在上面四肢协调爬。

2、幼儿练习

3、游戏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在高低不一的平衡木上做各种动作,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具有初步的大胆进行身体活动的能力。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及环境创设。

2、观赏我国体操运动员进行体操比赛的录像。

3、录音机1架,艺术体操音乐若干段。

4、高度、宽度、坡度要求不一样的平衡木三条,与平衡活动相配套的各种活动器具,如伞、帽子、沙包、球、娃娃、积木等若干。

活动过程

在场地上出示高度(10—30厘米)宽度(15—20厘米)坡度不一(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平衡木,请幼儿扮体操运动员,听音乐,自由选择动作走过平衡木。中间提醒幼儿可不断变化手臂动作,如叉腰,上举,侧平举、抱头、曲臂等,教师一旁观察,哪些幼儿已完全自如地进行活动了,哪些幼儿虽能独立活动但动作还很笨拙,哪些幼儿还不能独立地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每次活动时,除了灵活的随机指导外,还必须要有重点指导内容和计划。如第一次是重点指导那些没有勇气登高的幼儿;第二次是指导那些大胆选择在窄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儿;第三次是指导那些不敢在有坡度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儿;第四次是指导那些在平衡木上不断变化创新动作的幼儿等,除了器具选择的重点指导外,还要有落实到那些幼儿身上的具体指导方法的考虑。

随着活动的开展。视幼儿的能力发展,要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可从徒手走到拿小器具在平衡木上走,并鼓励幼儿根据器具等特点创造各种动作;头顶沙袋走、抱球走、撑伞走等,还可以编成游戏让幼儿玩。如"送娃娃过小河"(抱娃娃走过平衡木)、"运西瓜"(幼儿依序站在平衡木上传吹塑球)等。再过渡到在间隔物体上走,如走木梯,走树桩,在平衡木上放一块泡沫塑料积木跨过去等。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动物的手的教案7篇

小班小燕子的教案7篇

小班健康的蔬菜教案7篇

幼儿小班数学9的教案优质7篇

小班有设计意图的教案7篇

小班蚕宝宝的教案精选7篇

小班神奇的纸科学教案7篇

小班有关光的教案精选7篇

小班认识数字6的教案7篇

小班关于蛋的数学教案最新7篇

小班走平衡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