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享观后感,我们能够与朋友们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分析角色的动机与行为,下面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返老还童的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篇1
《返老还童》这部电影可以说得上是一部史诗级的巨片。它所讲述的故事构思非常精巧——一个人反向的人生。我们都知道,人的正常生长规律是从小到老,而这部影片的主人公的生长规律却是反向的,他是从老到小。从一个迟暮的耄耋老人直到变成一个看似刚刚呱呱落地的婴儿,最后死去。
在新奥尔良,一家医院当中,垂暮老人黛西让女儿拿出一本日记,并让女儿朗读,故事就从那本日记开始。一战战火刚刚吹熄的1918年,在美国新奥尔良州的纽扣大商汤马斯的家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可母亲却难产而死。当医生看到这个新生命的面容时,不禁吓了一跳,那满面皱纹的脸和严重变形的手脚,根本不像一名新生婴儿,而更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汤马斯认为这个孩子是个怪物,于是将他扔在了养老院门口,结果被养老院好心的黑人大婶看见,将他抱养,并给他取名为本杰明。渐渐长大的本杰明样子像个小老头,和养老院的老人们在一起显得并不突兀。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本杰明居然渐渐变得年轻!人们才意识到他的生理时钟是倒着转的。十七岁时,本杰明打算出去闯一番天地,于是结识了拖船船长迈克,他跟随迈克在大海上驰骋着,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码头,还参加了一次海战,将日本潜艇撞沉,可是船长不幸身亡。于是他结束了海上漂泊的生活,重新回到家乡,遇见了儿时的青梅竹马黛西。两人经过几段感情纠葛,终于走到一起,还有了一个女儿。本杰明自知自己终有一天会变成小孩,成为妻儿的累赘。于是孤身外出流浪来到印度,但最后又回到了新奥尔良,在黛西的陪伴下在自己儿时生活的养老院中慢慢变小,最后以婴儿的形态在黛西的怀抱中死去。
?返老还童》不仅给我们很好地讲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更好地给我们表现了人生的真实意义所在——一切都没有永恒。很多人惧怕死亡,而人的衰老会让人更加接近死亡。所以很多人也害怕衰老,总想回到年轻的时候,认为那样就能让自己永远地活下去,实现永恒。可是,年轻并不代表不会死亡,《返老还童》就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点,片中主人公本杰明就是越活越年轻,可是他最终还是以婴儿的形态离开了这个世界。由此可见,世上没有所谓的永恒,哪怕你让时钟倒着转,让他从黄昏一直转回到清晨,它照样还是会转回黄昏,所以,死亡是人类唯一的归宿。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人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有些事情,假如事情当中的某个人物发生了某些改变,哪怕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改变,可能就会改变整个事情的发展,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就像片中所说,如果一个男人早起了五分钟,如果一个女人记得拿了大衣,如果一个出租车司机没有停车去买咖啡,那黛西就不会被撞,也就不会因腿伤而再也无法跳舞,同时,也就不会和本杰明在一起,自然也就没了下文。这也告诉人们,永远不要对自己的人生绝望。因为,奇迹可能就发生在下一秒钟,所以我们应该永远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等待奇迹的到来,正因为本杰明的养母,黑人大婶奎妮有着这样的信念,坚信上帝会赐予本杰明奇迹,才有了本杰明如此不平凡的一生。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令本杰明受益终身的迈克船长临终前给本杰明的忠告:“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是啊,人生在世,总会发生许多事情,你会欢笑,会流泪,会悲伤。会被你的敌人打败,也可能被你的朋友出卖。可是无论是什么人,不管他长相如何,不管他身份贵贱,他终究还是会和平凡人一样死去。所以,没必要谴责命运对你的不公,要知道,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就好像是人都会生病,都会死一样。所谓的荣华富贵只是人生在世的短暂享受罢了,毕竟裹尸布上可没有口袋,你没办法将你生前的财产带走,那仅仅只是过眼烟云。
两个人截然不同的生活轨道,也可能会有交集的那一天。这也是《返老还童》传达给我们的一个理念,就好像本杰明和黛西,一个是患有先天性早衰的“残疾人”,而另一个却是拥有着超常艺术天赋的美丽女子。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人,最后竟然生活在了一起。这就是佛教当中所阐述的“缘份”的一种理念,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们没必要刻意杞人忧天地去想些还无法确定的事情,不如顺其自然地生活。该来的总有一天会来,不该来永远不回来,当人们能看破了这一点,那么生活就不再充满那么多烦恼。人的苦恼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这又何必呢?我们与其去琢磨这些令人头痛的事情,倒不如把握好当下,这样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电影末尾说,有的人注定是在河边长大,有的人注定被闪电击中过,有的人注定对音乐有超凡的天赋,有的人注定是船长,有的人注定是舞者,也有的人注定是母亲。可见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带着使命而来的,每个人都注定会对这个世界有所帮助,只是或小或大而已。现在很多自卑人士都认为自己无用,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纵使是蟑螂老鼠这些平日里不招人喜欢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作为,何况是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有些只是尚待发掘而已,只要你肯去努力,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有一天成功就将会不期而至。如果你首先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那么成功也就对你事去了信心,不会再青睐你,那样你就注定一辈子都消沉下去。所以,请坚信,你是上帝派来的造福于世的天使,而并非是一无用处的草包。
?返老还童》所带给我的心灵和思想震撼,远高于我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它所诠释的是一种崇高的哲学意义,所讲述的是一段精彩缤纷的人生故事。而它所呈现给我们的更是一部磅礴的反向人生画卷。我尤为希望看过此篇文章的朋友也能去欣赏一下这部史诗级的作品,享受一次思想的洗礼,感受一下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篇2
一直喜欢布拉德皮特的作品,从《燃情岁月》到《夜访吸血鬼》到《史密斯夫妇》。成熟男人的魅力被他演绎的自然而贴切。不仅仅是完美的外型,即使是眼神和动作的刻画,也体现出所示人物的细腻情感。还有他身上所拥有的贵族气息,是其他花瓶男人所不能练就的。
?返老还童》从故事情节上立意新颖,但前半段稍显沉长。而后半部分使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让人潸然泪下。男人的对家庭,对儿女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其放弃了天伦之乐。自己宁愿贫困的流浪,也不愿给自己的爱人和儿女带来一点点的负担。所谓爱,不再仅仅是享乐的代名词。
故事末了,女主人公面对自己的爱人,而对方浑然不觉的时候,亦让我哽咽不已。想起:世界上最痛的莫过于,爱你的'人在你面前你却不知的痛苦感受。历练过的感情是那么朴实无华,轻声一句“晚安,本杰明”昭示出多么平静而又幸福的心情。《返老还童》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只是各自生命中短暂的交集,却足以照亮各自的一生。
很长时间没有看所谓的爱情片,觉得那是给20岁年轻孩子们美好憧憬的美丽故事。是理想化的感情,甚至可以定义为励志类的教科书。虽然,这部内容虚幻而奇特的爱情故事,从本质上也未脱去理想化爱情的特性。但无论从演员演绎到离家、相对的刻骨铭心,都让我深深被打动。推荐大家值得一看。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篇3
快到四月了,屋子里还是那么冷!
边骑健身车边看《返老还童》,只是因为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
看了二十多分种了还没有看进去,唯美的画面,平静的叙述,光线都那么暗,然后让我感到些压抑。大卫芬奇要告诉我些什么呢?
直到本杰明当了水手,暗夜的海上,死神降临。没有过份的慌乱、恐怖,燃烧、炮火然后一切恢复平静。暗夜的海被大卫芬奇拍的那么如让人身临其境。有一束光通向无边黑暗的天际和着单调重复的海浪的声音然后光束里的海波光鳞鳞映出起伏不停的船的剪影。这个时候,一个个曾经鲜活却又已逝去生命的面孔同名字一起平静的出现然后大卫芬奇用船长的临终遗言告诉我:你可以肆无忌惮的生活,发毒誓诅咒命运,但是到头来你还是得坦然接受。
我被感动了,而且和本杰明一起在又一个黎明来临之时和船长和所有曾经有过梦想的人们道别,望着蓝天望着一只远去的蜂鸟。
感动我的还有爱情,本杰明和黛丝的爱情。
黛丝第一次回来找本杰明,那个晚上黛丝月光下起舞,本杰明盲然不知怎么把握,他看着黛丝离去而得出
我们的人生由机遇决定,包括那些被错过的结论。
黛丝终于回来了,可是既使终日缠绵本杰明还是有“没有什么会天长地久是多么悲哀”的感慨。不过黛丝相信“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一如我曾经因为生活,因为所有折磨我让我欲罢不能只能无可奈何接受的所有现实而必须妥协,必须学会安静的生活,但仍然坚信“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一样。
大卫芬奇的每一个镜头都拍的很美,他总是在黑夜,在月光下展开故事让我看着看着生出一种想起年轻时往事的虐心的忧伤。
就像他在影片结尾让我明白的:不管你经历过什么,时光总是会被历史的长河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篇4
其实剧情很简单,一位富家太太因分娩一个先天患有提前衰老症的婴儿去世,父亲因憎恨这个“怪胎”而想抛弃他却又于心不忍,于是放在了一间养老院门口,养老院的女佣发现后收养了他,本杰明在青春的年纪拖着衰老的身体,在拥有年轻强壮的身体时,又带着过于年迈的眼神,导演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人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倒流的人生,是擦肩而过和短暂相逢的一生。
本杰明的养母虽然只是一个养老院女佣,却深谙生活之道,本杰明一生善良,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养母影响。她守护着本杰明的自尊,支持他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无论本杰明何时离开,总会在本杰明回到家时,准备饭菜,跟母亲一样询问孩子的近况。
本杰明第一次离开家是同迈克船长出海,也许导演觉得每一个男人的都要在勇敢中成长,所以让本杰明自己的人生从海上开始,他在出海后的日子里体验了许多未知,第一次酗酒,第一次约会,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第一次知道战争,迈克船长中枪后对本杰明说了一句话,你不顺心的.时候,可以像疯狗一样发狂,可以破口大骂,诅咒命运,但到头来,还是得放手。
本杰明和黛茜的爱情,两个人是向相反方向而去的人生,于是他们无比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因为知道不能陪伴对方到最后,他们日夜厮守,组建家庭,并且生下一个女儿。但是在女儿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本杰明决定离开,他知道自己终将成为黛茜的负担,甚至比自己的女儿更年幼,而黛茜会逐渐老去。生活的残酷在于不会因为你的大度离开而停止,生活还是要继续,本杰明离开多年后回来,发现黛茜已经改嫁,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看不见你,一切都会淡忘,一旦出现,心就不可控制。
电影中表达了两个矛盾却又不矛盾的概念,重头再来和不可重来,当你失意,当你沮丧,当你想要新的生活,你可以重头再来,不要在乎年龄的限制。而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人类的挣扎显得如此没有意义,可没有意义的挣扎又如此悲怆。
你永远也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有好的坏的,都是未知,所能做的,只有保持热爱,保持勇敢,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它一定会给你最暖的温暖。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可以悠闲的坐在河边;有些人,会被闪电击中;有些人,会音乐;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是游泳健将;有些人,懂纽扣;有些人,懂莎士比亚;有些人,是妈妈;有些人,是舞者。生命中有些人,总会愿意越过你看起来的样子,发现你的本质。
人生苦短,得意尽欢。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篇5
看了布拉德皮特演的《返老还童》,感处颇多,这部电影我一直很想看,只是一直没有时间,现在终于能认认真真把这部两个多小的电影看完,看完后感处颇多,这部电影讲的是男主角一出生,生理状态就处于老年期,一个小小的婴儿长满了皱纹,很虚弱,他的母亲由于难产而逝世,他父亲视他为怪物,将他放在了一个收容所门口,他被一个好心的黑人妇女收养,并视其为自己的孩子。整部电影记录的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感情生活以及他身体的变化状况。男主角本杰明的成长状况违反自然规律,与常人相反,年幼时的他身体状况犹如年迈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越年轻,皱纹也越来越少,到最后逝世时又回到了婴儿状态。这突然使我想起电影中的一句对白,大概意思是“人离开人世时就如他来到世上时一样,孑然一生,不带任何东西”。电影由男女主人公的女儿读她父亲的日记开始揭开帷幕,贯穿整部电影主线以及高潮部分则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生活。本杰明和女主角黛西自小认识,在分开生活以后又走到了一起,生下了女儿。由于本杰明的成长过程是与常人相反的,当黛西一天天变老的时候,他却一天天地年轻,为了不成为黛西的负担,在他女儿出生后不久,他把所有的财产留给了妻女后就离开了。这也是我最让我感动的情节。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知仿佛两条相交线,相交的地方则是当男主角49岁时,女主角43岁,在外貌上比较相称,但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中交叉。
两条相交线让我想到了很多,我们各自的一生中都有好多的相交线。例如我们常说的生命过程中的路人甲,或萍水相逢等,他们的生活跟我们的生活有那么一瞬间的交汇,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也可以说是感情的冷暖变化速度的快慢吧,犹如两条交线的夹角,夹角越大,过了交点之后,两条线互相疏远的速度越快,就像相遇过后,不大熟悉的人感情变淡也越快。我们各自的那条线,已经跟无数人相交过,究竟有多少次,我们也不清楚;而与我们相遇过的人,他们的那条线又会跟其他人相交,如此循环下去,就出现了世界真小的想法,朋友的朋友可能是别人的朋友,而那个别人可能刚好又是我们的朋友。
电影中的其他一些情节也折射出了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却很少人可以做到。其中有个情节是这样的,一个拖船的船长,他的梦想是成为艺术家,但他却被他的父亲嘲笑,说他做白日梦,他只能跟他父亲一样去做拖船的,但他坚持了自己的梦想,自己亲手为自己纹身,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艺术品,谁也无法夺走他的梦想。最后他在战争中被枪射中而离开人世,他最后的一句话是“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可以诅咒命运,…但是到了最后一刻…你还是得平静地放手而去”。
女主角曾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芭蕾舞演员,由于车祸,她再也无法继续她的芭蕾舞梦想。她一度失落,但最后还是坚强地接受了事实,并且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成为了一名芭蕾舞教师。我想到电影中的一个情节,电视里播放一个六十八岁的女人游泳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完成了她年轻时的梦想,这个女人是本杰明曾经爱过的,她在与本杰明交往交流中,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她一直想改变自己的现状,而她的答案就是克服困难,坚持梦想。他们之间短暂的交往也再一次提醒了我们,我们生命中的过路人,很可能会给我们留下或让我们学到很重要的东西,感谢在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无私,珍惜,坚强,坚持是我在这部电影中得到的体会,表达出来的也只是一些比较肤浅的见解,算不上什么真知灼见,相信各位观看完电影后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欢迎各位互相交流,表达看法。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篇6
什么叫好片子?好片子应该是可以回味的。
很久没有看电影了,昨天看了部美国电影《返老还童》,让人有点思绪涌动。电影以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和出生时相反的进程进行,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一个婴儿一生出来就有80多岁老人的面相,还患有多种老年疾病。母亲因难产而死,父亲将这个面目苍老的小孩丢弃在一家养老院的门口,一个黑人妇女收留了他。本杰明长到十多岁时还坐在轮椅里,依旧老态龙钟,但奇迹在他身上慢慢发生——他在一点点返老还童,就像一座倒走的时钟。小女孩黛西喜欢和这个“小老头”一起玩,一种纯真的爱在两人之间流淌。许多年以后本杰明蜕变成了一个英俊的中年人,这是他和黛西命运相交的最好几年时光,他们走到了一起,还有了可爱的女儿。但几年后本杰明还是痛苦地离开了心爱的人,因为他感到自己还在继续年轻下去,他爱黛西,又怕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多年以后,警察找到了黛西,说有一个十岁左右的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小男孩,他的日记上最多的是黛西的名字。黛西领他回家,最终本杰明蜕变为一个婴儿,张望了黛西最后一眼,在老年黛西的怀中闭上了眼睛……
人人都想长生不老,能够还老返童更是美事一桩,但真的让你永生不死,你愿意吗?看来不能够和心爱的人同步返老还童,也不是一件美好的事。
美国人真会胡编乱造,把不可能发生的事推到我们眼前,还紧紧抓住我们的心。《返老还童》的电影有点荒诞,但全剧贯穿着许多感人的爱——父母之爱,养母之爱、朋友之爱,男女之爱……又赚去我一把眼泪水。爱,常常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诞生,又以不可理喻的方式结束,虽然许多爱不能天长地久,但可以在回忆中成为永恒。这部电影里有真实的人性存在,不能不说是一部杰出的、感人的电影。
影片中的船长说“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等到最后一刻到来的时候,你还得平静地放手。”
上帝早已给每个人派发了生命的期限表,人的生命长度一般不会超过百岁。人一生下来,每天都在以倒计时的方式行走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虽然知道生命是有期限的,但少年时稀里糊涂,中年时忙忙碌碌,直到忙碌停顿下来,才有时间审视自己生命的历程。前面许多虚度的年华中,憾事不少,不可重来,后面的路怎样走才能少留遗憾?我们无需直奔终点而去,人生的终点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也无需考虑身后的事,因为身后的那些墓碑、传记、豆腐饭等等,统统是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人生旅途中的一站站风景,应该才是我们要专注的事,如何完善旅途中的过程,才是我们该去做的事。当然,再怎样设计,生活也不会是全部完美的,大家都在痛并快乐地(或糊涂地)活着,但假如不重视旅途的过程,昏噩度日,上帝也许会提前收走发放给我们的生死牌。
有人说,人生是一杯茶,第一道甜,第二道苦,第三道是淡如微风。
甜也好,涩也罢,都是人生的滋味,到了淡如微风的岁月,那是生命的一种无奈。最终都得放手,看开了,能拥有住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值得以命去博取呢?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篇7
如果你生下来就是一个佝偻老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你的身体渐渐变得年轻,最后变成婴儿闭上眼睛永远安睡去……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渐渐老去,而你自己一个人越活越年轻……这就是电影返老还童向我们展示的人生问题。
男主人公本杰明生而不凡,一出生便是一个佝偻老人。他的人生是一次逆生长的旅行。当他越老时他的身体反而越强壮,当别人已经垂垂老矣的时候,他则变成了婴孩的模样。这让他的一生注定与常人不同,同时也象征着他要失去的东西,面临的离别也就更多。“我们所有的遇见,仿佛是为了见证离别。而我们期待的人生,终其一生都是在奔赴盛大的死亡。“于是全剧就这样自始至终笼罩在这种莫名的悲恸里。
后来在他12岁时遇见了六岁的黛西,两人成为了忘年交。但随着本杰明的成长,本杰明的越来越年轻,两人坠入了爱河。本杰明和黛西,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而相交,却永远只能是瞬间的事情。后来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本杰明为了不打扰到女儿的成长,选择了离开。所幸的是,最终本杰明化为了孩童的模样死在了最爱的黛西的怀中。
返老还童让我对以下的问题有所思考:
一.对待悲惨命运人们是否坦然接受亦或是逃避
本杰明自小出生便是个佝偻老人,这让他从小便看尽世态炎凉。但他依旧坚持好好活着,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也提到要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他并没有被命运打败,他接受着这一切,甚至想要把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力量。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承受,当代人们面临种种压力就已经是身心俱疲,自杀成性。可我们来了人间一趟,起码要看看太阳。我们活了这么久为什么要放弃,而不是坚强的走完这一生,或许到了最后会有一个安详的结局。所以我认为人不能被命运所打败,活下去才会有转机。面对悲惨命运应坦然接受,一往无前,万事胜意。
二.爱是否又可以超过利益更稳固的维系两人关系
影片用两个本杰明的人生片段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是本杰明在不事先打电话的情况下去看黛西,看到黛西混乱不堪的生活,本杰明满心醋意和痛苦。放在很多人,肯定就结束了,但本杰明最后还是与黛西走到了一起。第二个是,本杰明把父亲的遗产卖掉,全部留给黛西和女儿,而几年之后,他又回来,看到的却是黛西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黛西告诉他,这是我的丈夫……并且黛西的神态表示,我只能珍惜现在的生活。换作很多人,肯定后悔极了。我曾经付出了很多,最后一切却不再与我相关。但本杰明没有。当然或许黛西又与他一夜缠绵,他知道爱仍在,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利益让一个人可以处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如果爱给不了这样舒适的环境,或许也就输给了利益。但或许叫知足常乐,又或许叫爱的宽容,我们最终还是会迎来满意的结局。
时光就是无情人,总是在流逝着。当我们意识到时,我们可能就已经面临着别离。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分叉路口,你永远不会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或绚丽,或惨淡。可无论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我们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逝。
返老还童的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棕熊的读后感7篇
★ 反思的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