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的教案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具有趣味性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案的内容应当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下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丰收节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丰收节的教案7篇

丰收节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垫步,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学习如何从“臂测”过渡到“目测”的方法来学会“s”形穿插的队形变换。

3、在“葡萄搭架”的表演中体验坚持的乐趣,在猜测舞伴活动中体验尝试推测及与新舞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录音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葡萄,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了,这么多的葡萄在一起,高兴的跳起舞来了。

二:幼儿站成大圆圈,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1、教师唱谱幼儿随音乐复习垫补及手腕转动。

2、幼儿单圈变双圈,男孩在内圈,并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三:女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1、男孩在面向圈里拉手成“葡萄架”,教师示范钻“葡萄架”。

2、女孩面向圈上站立,按瞬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s”形穿插。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探索摘葡萄动作。

4、教师唱歌谱,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要求女孩先用手指,在用眼睛看该钻葡萄架的第一个空间,然后随乐钻一次葡萄架,摘一次葡萄。5、随乐练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四:学习垫步看朋友动作。

1、教师唱歌谱,男孩垫步转身,女孩原地垫步。

2、随音乐练习垫步看朋友的动作,注意眼神自然交流。

3、随音乐练习舞蹈1——2遍。

4、男孩、女孩交换角色,男孩学习“s”穿插的队形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内外圈交换位置的方法。我们可以猜一猜,谁是我们的新舞伴,再随乐舞蹈。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在对乐句和乐曲结构的认识、动作的创编和表演、乐曲的听辩、语言的表达和交流以及自主学习方面都能获得较多的经验。

丰收节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原有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乐曲的节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节奏型和图谱设计出配器方案。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会随音乐做律动。

2.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苹果丰收》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做律动入场

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去的果园,走到后怎样摘的苹果,苹果摘满后心情怎样。

二、引导幼儿创编身体动作

1.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去果园的`?走到后干了些什么?最后怎样?

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把乐曲的节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现出来。

(1)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过程画了下来,看一看哪里表示去果园的路上?哪里表示摘苹果?哪里表示举起箩筐?哪里表示庆祝丰收?

(2)看着图谱,用拍手的方法把节奏拍出来。

(3)除了用拍手的方法,还可以拍什么?引导幼儿用拍腿、拍肩、跺脚等方法拍出乐曲节奏。

3.将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指挥幼儿分别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4.解决最后难点部分:在庆祝丰收时,大家很高兴,该多少人拍手?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打击乐器的配器方案

1.看看自己椅子下有什么乐器,引导幼儿想想碰铃、圆舞板在什么时候演奏比较合适?箩筐在头顶举过时用什么乐器比较合适?什么时候加入大鼓?

2.幼儿看指挥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3.幼儿分声部演奏乐器。

4.请幼儿当小指挥并交换乐器演奏。

四、结束活动

秋天的苹果又大又甜,我们整理好乐器来品尝苹果。

丰收节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民族乐器中的几种打击乐器,并感知其音色。

2、正确理解《丰收锣鼓》的音乐形象,感受其情绪。

3、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情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管弦乐器《丰收锣鼓》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丰收锣鼓》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聆听鼓的声音。(引子部分)

讨论:鼓声音的规律?

二、新授内容

(一)聆听全曲

师: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器,(暂不出示曲名)其中有打击乐器参加演奏。边听边想(用课件展示下面问题)。

1. 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

2. 欣赏后谈谈你在欣赏时仿佛看到、或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音乐形象)

3. 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

(二)复听音乐:思考下面问题。

1.师:这首曲子由几个部分组成?试用线条或者颜色表示出这首乐曲四个部分的情绪:

教师简析作品: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曲名叫《丰收锣鼓》,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2.民族管弦乐队组成:吹管乐 弹拨乐 打击乐 拉弦乐

(三)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1)初步聆听

问:

①是谁把我们迎进这欢庆的场面?(锣鼓)

②他们的声音有什么规律?

(2)再次聆听

跟音乐模仿乐器演奏演奏动作

2.第一乐段

(1)初步聆听

问:

①眼前出现怎样场面?情绪如何?(热烈欢腾场面,情绪高涨)

②旋律有何规律?

(2)跟琴唱谱

(3)再次聆听(舞蹈接龙)

3. 第二乐段

(1)初步聆听

问:

①这一部分和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优美 抒情)

②什么乐器演奏?给人什么感觉?(吹管乐 有号召性)

(2)跟琴用“啦“唱谱。

(3)再次聆听。(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乐段

(1)初步聆听

问:

①什么乐器演奏?给人什么感觉?(云锣 竹笛 柔和)

②这部分旋律让我们走进了样的仙境?(田园景色)

(2)再次聆听。(模仿乐器演奏)

5.第四乐段

(1)初步聆听

问:

①又是一个什么画面呢?(宏伟 气势磅礴)

②你觉得此曲那部分最能表现宏伟的场面?

(2)再次聆听。

(四)观看民乐《丰收锣鼓》视频

三、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民族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了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也体会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更要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丰收节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熟悉三种节奏型:︱Ⅹ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 —∣。

2.学习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3.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三种节奏型、节奏及身体动作图谱、圆舞板、碰铃、铃鼓。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小客人,咱们看看他们是谁。

2.出示三种节奏型让幼儿认识,并用嘴巴和小手拍一拍,所以说他们的节奏。

二、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听音乐,用身体动作看图谱表现节奏

1.这三种节奏型很调皮,他们就藏在这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出示节奏图谱)

2.引导幼儿找一找每种节奏型出现了几次。

3.引导幼儿整体用小手拍出节奏,再用身体动作整体打一遍节奏。

4.用身体动作分声部听音乐打出整首乐曲的节奏。

三、尝试用乐器演奏乐曲并学习看指挥。

四、交换乐器演奏,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苹果丰收》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一首打击乐曲目,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听,表现了人们在丰收的果园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在上课之前,我就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特别的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这一节课,更别说是上好了。因为之前所看到的打击乐课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难,而且没有一点趣味性,那样的模式对于我来说也实在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在我个人来说是没有信心以那样的形式上好这节打击乐课的,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我自己都是一个新手,而且对于刚上大班的孩子来说,如果一点趣味也没有的话,他们的注意力靠什么来吸引呢?因为单纯的'打击乐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所以我的压力很大。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去上,怎么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感觉到特别的轻松,在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很好,我也很轻松的就把教学目标完成了

丰收节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蛤蜊壳等废旧材料制作、绘画果树。

2.在做做、玩玩、画画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绘画工具及材料、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作品导入,引出

1.引导欣赏图片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现在我们出发吧!一起看看这个神秘的地方有些什么?原来是一个丰收的果园。

这是什么呢?你发现这棵果树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吗?(是做的果树)

小结:对了,这棵果树老师是用旧报纸和蛤蜊壳做的。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变一变,就能变成好看的作品了。

二、讲解示范,了解步骤

1.你也一定想试试了吧?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变的?

2.(出示步骤图)讲解做法:撕贴双面胶——揉团报纸——粘贴树——粘贴果子——涂色)

3.操作、讲解演示:

三、鼓励尝试,幼儿创作

1.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师:现在请大家开始吧。

2.教师提醒:

①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双面胶纸条放进筐子里。

②报纸要用力团一下,打开后皱皱地贴到双面胶上,长短可以自己撕出来。树干要粗点,树枝一要细一些。

③涂木胶和用颜料时,尽量不要弄到手上、身上,保持作品和身体的干净整洁。

四、组织展示,体验乐趣

1.请大家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果树?

2.你最喜欢哪棵树?为什么?

3.这么多的果树在一起,也变成了一个“丰收的果园”,谁会到果园里摘果子呢?下次我们在果树下添画上小动物、小朋友吧。

丰收节的教案篇6

分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万物生长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的她是与金色、丰收密不可分的。本次活动以秋天为线索,通过五大领域以及幼儿的亲身体验来实现这一课题内容。活动侧重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就是让幼儿在秋天这个丰收的时节,通过听、看、触摸等感知丰收,去寻找丰收的图画、丰收的歌、丰收的舞蹈,体验丰收带给人们的幸福与快乐。同时不断深化“丰收”的概念,拓展“季节”的含义,使课题不只是单一的围绕秋天丰收的景象,更渗透到祖国的方方面面的“丰收”;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幼儿爱祖国的情感,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目标:

有关劳动与丰收的知识,开拓幼儿的视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进行排序活动语言领域——乐意与人交谈,能直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

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接触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健康领域——喜欢体育游戏,训练幼儿走、跑、跳、攀爬等体育技能,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艺术领域——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接触劳动作品与表达丰收喜悦的艺术作品,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与创作美、表现美的能力。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表达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社会领域——了解丰收的相关知识与人们的活动,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科学领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并能动手发现与解决问题;了解。

可供选择的活动:

一:秋游

1、观察活动:《秋天是啥样》

2、动手活动:《我也来收果》

二:丰收乐

1、生活体验讲述:《农村新貌》

2、音乐活动:《金蛇狂舞》

3、诗歌:《拾豆豆》

三:丰收宴

1、综合游戏活动:《风味小食街》

2、动手游戏活动:《水果拼盘》

3、科学活动:《好吃的菜》

4、品德:《爱惜一粒米》

四:庆丰收

1、体育活动:《登山寻宝》

2、体育游戏:《劳动竞赛》

3、音乐活动:《丰收庆祝会》

五:丰收歌

1、语言活动:《丰收之歌》

2、歌曲欣赏:《劳动号子》

六:丰收节

1、科学活动:《世界上的丰收节》

2、美术制作:《水果丰收》

3、社会活动:《有趣的节日》

七:丰收人

1、语言活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科学活动:《勤劳的人们》

八:科技园

1、科学活动:《水稻基因》

2、参观活动:《科技大棚》

3、语言讲述:《现代化的农村》

4、科学活动:《我是未来的农学家》

九:逛超市

1、社会体验活动:《小超市》

2、计算:《收银员》

3、美术:《菜蓝子》

十:农家友

1、科学活动:《农用机械》

2、绘画:《我设计的农用机械》

十一:丰收图

展开阅读全文

1、绘画:《硕果累累》

2、语言:《丰收图》

十二:一粒米

1、科学:《我们去赶集》

2、亲身体验:《参观打场》

3、社会:《爱惜一粒米》

十三:爱劳动

1、美术:《用花生、黄豆等拼画》

2、种植园劳动

3、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4、体育游戏:《拾豆豆》

十四:比收成

1、数学:《谁的产量多》

2、综合活动《比收成》

十五:硕果累累

1、科学:《强大的祖国》

2、品德:《祖国未来》

丰收节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秋天多姿多彩,到处叠翠流金,瓜果飘香。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丰收的果园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小动物都在忙些什么,你们愿意吗?(愿意)

在这个果园里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果你能开动脑筋,发现并解决它们,在游园结束时,老师还会送给你一份特别的礼物呢!大家有信心吗?(学生兴趣盎然,充满好奇)

二、观察对比,质疑探究

1.分清上下。

(1)瞧,这里好热闹哦!果园里都有什么呀?(学生各抒己见,有苹果树、梨树,还有忙着收获果实的小动物)

(2)哟,快来看,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谁又飞来了?顽皮的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课件呈现梨树局部图)

引导学生回答:小猴在梨树上,小兔在梨树下,小猴在小兔的上面,在小鸟的下面等。

2.分清前后。

(课件呈现小动物推车局部图)

(1)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2)你还能提出一些关于前后的问题吗?同桌互相提一提。

3.课中操。

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轻松一下吧。

上面上面拍拍手,下面下面跺跺脚,前面前面点点头,后面后面翘翘手。(连续做两遍,语速渐快,看谁的反应快)

4.试着算算。

仔细观察,在丰收的果园里你还能提出哪些有趣的问题?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几棵?苹果一共有几筐?梨一共有几筐?)

提问: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指名回答)

引导:能不能讲讲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引导:除了上面的问题之外,小朋友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学生分小组讨论)

三、联系生活,培养能力

刚才我们在果园里发现并解决了那么多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看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各说一句话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2.玩扑克游戏。

同桌两人,其中一人拿出一张扑克,盖住其中的一部分,让对方猜猜你盖住了几个点。

3.连图游戏。

看到秋天丰收的喜人景象,看到同学们这么爱观察爱思考,老师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打开看看吧!(每人一个小信封,里面装有连线题)

快速口算,按得数顺序连一连,看看它是什么。

4.小结。

大家今天在果园里玩得开心吗?小动物说它们也非常开心,因为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获得了大丰收。它们还夸奖小朋友都是聪明的好孩子,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呢!

丰收节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中班工具教案7篇

印章画教案7篇

英语教案7篇

理论教案7篇

心愿树教案7篇

水果大班教案7篇

幼儿园数字7的教案优质7篇

推雪人教案7篇

找年画教案7篇

认识图形教案7篇

丰收节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