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能更清晰地把握课程目标与重点,结构清晰的教案,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把握重点与难点,以下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手工树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1
杯子变狮子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粘贴的方法把杯子装饰成狮子。
2.体验自己动手操作装饰的快乐。
3.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
纸浆等
活动流程:导入--演示--操作--欣赏
(一)导入师:我们把纸浆杯子,变成了漂亮的纸浆娃娃,那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纸浆杯子变成什么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篮。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能把纸浆杯子变成什么?幼:想。
师:看,这是谁啊?幼:是狮子,真漂亮。
师:其实啊,杯子可以变成很多的小动物的,今天啊。老师就教小朋友制作大狮子。
(二)演示我们先用黑色的即时贴剪两只眼睛贴上去,然后再用金黄色的即时贴剪两个三角形作狮子的眼珠子。用红色的长圆形作狮子的大鼻子。用即时贴剪成弯弯的红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胡须用欢色的。最后,做狮子的头发,我们用桔黄色的剪成一丝一丝的.,粘满他的头,粘得多一点,我们看,一头大狮子制作好了。
(三)操作师:你们也来尝试着做一只可爱的大狮子吧!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给与帮助。
(四)欣赏师:小朋友都制作好了吗?我发现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厉害啊。做的大狮子可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谁制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师教小朋友制作另一个小动物。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 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
3、 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娃娃,并能按照设想制作。
过程与方法:
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相互评价、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制作,享受制作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和乐趣,体验创造魅力;
2、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3、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分割、组合等基本的制作技巧并有所创新。
教学准备:
调查表、几个一次性纸杯、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师: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收集废弃的纸杯并调查了家里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处理方法的情况,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师随机评价,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师:我也带来了一个大纸杯,(出示实物)它哭了,哭得可伤心了,为什么呢?原来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后,说它没用处就把它扔了。同学们,难道它只能被扔掉或卖掉,真的没用处了吗?赶快想个办法帮帮它吧!
(2) 学生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 揭示课题:
师:原来只要动动脑,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纸杯做个娃娃。老师从书上、网上找了几个纸杯娃娃,你瞧:(出示课件)
二、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师示范:老师看了这些图片,也想用这些纸杯来个超级变变变,看清楚了,我要变了。
2、自主设计娃娃的样子。
3、表达交流
三、讨论制作,合作加工
师:(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敏才智,发挥你的想象力,利用这些废旧纸杯创造出更多漂亮精致的娃娃。不过,动手之前看看友情提示。
1、友情提示
(1)先设计后制作;
(2)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写在评价表上;
(4)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心别把手弄破;
(5)老师这里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类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进行资源共享。
2、分组活动:
(1)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已经完成,就组织参观作品。
四、反思评价,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的手真灵巧,都已经做好了。
1、组织学生评价
师:接下来,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设计上,制作上等。
相机鼓励:不错!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你们合作得很好!相信下一次你们会有更好的'作品。你们的作品真精致啊!你说得多好呀!今后继续努力!
2、整理课桌,回收废品
出示眉开眼笑的大纸杯:你们看,这个纸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能被再次利用)
3、组织学生评估
师:(过渡)刚才大家在制作过程中表现都很好,下面请你们完成评估表。
4、拓展延伸
1、做好后,这些娃娃还可以怎样进行美化,改进?
2、小结: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利用一些废旧纸杯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精美的小制作。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潜藏着被再塑造的条件,只要通过大家的慧思巧手,它们都可以化腐朽为神气。(出示废品制作的作品的图片),课后去试试看,用你的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家。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交流信息、引入课题——表达设想、自主设计——讨论制作、合作加工——反思评价、延伸拓展”等教学环节,并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能力。
2、充分利用交流评议,实现互动学习,促进技术思维。
具体包括:
(1) 设计图的交流评议
(2) 作品的交流评议
(3)问题和体会、发现的交流评议
3、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 通过课前调查、作品展示拓展学生思路
(4) 设计过程中鼓励创新
(5) 作品交流注重特色介绍
(4)课尾的拓展延伸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3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现代家庭中,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忙碌而威严的,孩子与父亲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很少。
为此,xxx幼儿园推出了“父亲节快乐”活动,为孩子和父亲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
[活动目的]
1.让孩子知道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父亲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提供父子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彩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乐器,自制奖牌。
[活动流程]
1.表演《感恩的心》
2.唱首《我的好爸爸》
3.亲亲我爸爸,小声说话
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
5.“小脚踩大脚”的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往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在团体赛中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获胜。
6.“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脖子上分组比赛。
7.“蒙眼找娃”:用毛巾蒙住父母的眼睛。幼儿站在父母对面时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找宝宝。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扇子玩多种民间游戏,充分发展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对民间游戏的兴趣,体验与祖辈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联系六位祖辈家长,教师与家长共同选定、设计一套动作。
2、扇子(人手一把),录音机一台,无线话筒一对,《采红菱》《幸福年》《金蛇狂舞》《功夫》和《彩云追月》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说唱童谣,玩“拍手游戏”
幼儿四散地坐在场地上,随音乐自然进入游戏。
二、巧用扇子,玩民间游戏
(一)引发兴趣,初步尝试,探索用甩、顶、转等方法玩扇子。老师:“小朋友快来看看,谁坐在那儿?陈奶奶她们一早就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进行晨间锻炼,她们是用扇子来锻炼身体的,她们玩得棒不棒?你们想不想玩扇子?老师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把扇子,让奶奶看看我们是怎么用扇子做游戏的。”(游戏背景音乐《采红菱》)
(二)迁移经验,互相学习,巧用扇子做民间游戏。
1、幼儿自由结伴,探索用扇子做民间游戏。
老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扇子玩出了许多花样。你们能不能用扇子和好朋友一起做民间游戏呢?(游戏背景音乐《幸福年》)
2、选几种典型游戏,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三)引导交流,共同探索,小组合作玩游戏。
老师:张老师看到小朋友和好伙伴用扇子做民间游戏,个个玩得都很棒。老师想考考你们,能不能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用扇子做民间游戏呢?(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三、学舞扇子,和祖辈家长同游戏
老师:奶奶们,我们小朋友用扇子做游戏玩得好不好?老师有一个新的想法,奶奶她们都是玩扇子的'高手,来幼儿园和我们做游戏真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请奶奶当老师,我们一起跟奶奶学几招舞扇子的功夫,好不好?
1、小看老,幼儿欣赏奶奶们表演《功夫》。
2、老带小,幼儿分组跟奶奶学习表演第一段(背景音乐《彩云追月》)。
3、老小乐,幼儿和奶奶共同表演第一段。
四、老师,预约下周再游戏 。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幼儿天生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若不加以正确引导,有可能逐渐形成只知索取、不懂给予和感恩的性格。因此,感恩至关重要,应该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大班幼儿即将毕业,本次活动以他们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为契机,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画、剪、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感恩卡。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会老师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并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地反馈给老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感恩卡,知道送感恩卡是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
2.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运用画、剪、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感恩卡。
3、引导幼儿感受制作感恩卡的快乐和赠送感恩卡的幸福。
【活动准备】
1.搜集祝福卡、赠言卡、问候卡、贺卡等创设卡片展览会。
2.彩色卡纸若干,剪刀,胶水,带有卡通图案的报纸,彩绳、铃铛等若干。
3.幼儿提前熟悉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建议】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幼儿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提问:这是什么歌曲?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最应该感谢谁?为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带领幼儿参观卡片展览会,引导幼儿讨论制作卡片的方法。
(1)带领幼儿参观卡片展览会,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张、为什么以及它是怎样制作的。
(2)边展示卡片边进行小结:卡片有很多种,赠送的时间、场合不同,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卡片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镂空的方法将里面的图案透出来;可以是立体的、活动的;也可以是悬挂式的。卡片中的图案和贺词表达了制作者的心意,可以画、可以剪、可以粘贴。
(3)鼓励幼儿尝试选择多种材料,运用画、剪、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感恩卡。
引导幼儿思考自己想制作什么样的卡片,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制作材料。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
创新,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感思卡。
最后,提示幼儿在卡片上画上或写上祝福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卡片,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及表达的情感
4.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感恩卡送给老师,体验表达爱的幸福
(1)提问:你想把感恩卡送给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2)幼儿件随音乐给老师赠送贺卡。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6
一、活动准备:
1.培养幼儿运用纸浆制作杯子的能力。
2.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浸泡好的纸浆、一次性塑料杯子
三、活动流程:
讨论--演示--操作
(一)讨论提问:
看老师手中的是什么啊?(出示纸浆杯子),我们来仔细看看和我们平时用的'杯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吗?这个杯子是用纸浆做的,今天啊老师就来教小朋友做纸浆杯子好不好?
(二)演示提问:
你们还记得纸浆杯子的制作方法吗?老师来制作,你们来说制作方法好不好?在制作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通过幼儿讲解,回忆,让幼儿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操作小朋友操作制作杯子,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了解过新年的意义,知道贺卡的意义。学习制作贺卡,大胆构思,设计新颖。
2、欣赏贺卡的色彩、花纹、设计等,会讲述自己平时看见的贺卡。
活动准备:
操作卡、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贺卡,刚才我们给好朋友送了贺卡,那你知道这么好看的贺卡还有什么用?(新年到了。人们用贺年片互相赠送,表示友好和祝福)
2、买来的贺卡有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从贺卡的花纹、颜色、造型等方面进行讲述。
教师:这些贺年卡,每一张的特点不同,边讲边出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贺年片,有的是挖空的,有的是凸出来的,摸在手上凹凸不平,有的'像画的,有的像贴的。总之,它们的图象都很好看,颜色都很鲜艳。
3、引导幼儿观察贺年片的制作方法。
我们的爸爸妈妈关心照顾我们,辛苦了一年,我们每个人做一张贺年片送给爸爸妈妈,祝他们新年快乐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积极踊跃,充分展示了个人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欲望过强,缺少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强这方面的。
大班手工树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丰富多样的书签,让幼儿感受和发现书签的不同材料、形状、图案的美。
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设计一张自己喜欢的野菜书签。
[活动准备]
1、布置书签展览。
2、野菜若干。
3、压模机一台,压模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多样的书签。
指导语:小朋友快来看看我的书里有什么秘密?书签夹在书里有什么作用?
小结:书签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用来做标记,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看书的页码,为我们节省时间。
2、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书签,引导幼儿找一找、看一看并说说感受。
指导语: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书签,你喜欢哪一种书签?为什么?
3、指导幼儿用野菜制作书签。
我们知道野菜除了可以食用、药用以外,还可以把它制作成精美的书签。
(1)自由选择野菜。
请幼儿分组自由选择野菜,共分蒲公英组、曲曲菜组、灰菜组、荠菜组、苦菜组、马生菜组等几组。
(2)把野菜搓平,夹在书里压平。
幼儿把选择好的几种野菜捋平,并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轻轻放进书里压平。
(3)野菜压模。
幼儿把摆好的野菜造型轻轻放进压模纸,把压模纸放平,放进压模机进行压模。
(4)剪下野菜书签。
野菜压模结束后,老师指导幼儿沿边剪下野菜书签,注意保留与野菜一定的空隙,以免漏气。
(5)书签展示活动。
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制作的书签,进行精品书签展示,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6)引导幼儿学会用书签,把书签夹在自己喜欢的书里。
小朋友,现在我们自己制作了野菜书签,非常漂亮,请你们把书签夹在自己喜欢的书里,等再看书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
大班手工树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