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完善,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在教案中,建议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促进讨论,下面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元宵花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元宵花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花灯的方法。
知道花灯组成的结构。
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红色彩笔、红绳、一次性纸杯、剪刀、双面胶。
一盏红红的'花灯。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1、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将来临,我们又要迎来什么节啊?
2、过元宵节都会有什么哪些活动啊?
3、家家户户都会在外面挂上什么啊?是不是我们幼儿园也挂花灯啦?
4、大家喜不喜欢花灯啊?花灯漂不漂亮?
二、说说花灯的结构
1、出示花灯,仔细观看花灯。
2、大家说说花灯都由什么组成。
3、说说自己家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制作花灯
1、看看我们需要用的材料,知道材料的名字。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让大家认真观看如何制作的。
3、再让幼儿们亲手制作,教师来进行一旁的督导。
四、总结
1、大家展示出自己做的花灯,共同欣赏观看。
2、比一比,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原因在哪?
3、大家一起提着花灯走出班级,自由活动。
元宵花灯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2、参与节日游戏,并学习制作元宵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习俗
二、活动准备
视频、超轻粘土
三、活动过程
1)哪一天是元宵节呢?
2)什么节日里会吃这种食物?
3)这种好吃的食物的名称?
小结:元宵节会吃元宵,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1、通过观看影像资料,直观的了解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
1)观灯
人们为了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愿望,用灯火,装点节日的夜晚,用各种彩灯,体现人间热闹繁荣的景象
2)灯谜
对于能启迪智慧有增添节日气氛的灯谜活动,开始是有些文人的一种消遣活动,卸载五颜六色的纸条上,供看灯的人猜,后来发展成为固定的节日活动之一。
3)元宵元宵象征家庭像月亮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由糯米制成,中间带各种馅,美味可口。
4)其他
现在人们生活提高,节日活动也更丰富起来,有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庆祝活动
2、做元宵(超轻粘土)
学习简单的捏圆,包边,滚圆等泥工技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所制作的元宵的面和馅都是不同的,(南瓜面+西瓜馅……)
将橡皮泥压扁,让幼儿发挥想象汤圆的面和馅的.颜色。
取出橡皮泥,搓成小圆球。
馅放进去,包起来。
将外面的慢慢向中间收口,最后整理成圆球。
最后给汤圆画上不同的表情。
4、家长与幼儿讨论
1)元宵节的时候,你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什么?
2)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节的时候,你想一起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
你用什么话表达对爸爸妈妈的节日祝福呢?
元宵花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难点)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重点)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像。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的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像,并引出。
1.师:小朋友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幼:(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二、学做元宵。
1.师: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幼:吃过。师:吃过什么馅的呢?幼:有五仁,豆沙,黑芝麻,花生等,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它的口味)。
2.师:院校是什么形状的啊?幼:圆形的。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幼: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现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元宵花灯教案篇4
一、活动
以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突出“喜庆祥和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则,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品味春节、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开展包饺子、做汤圆等实践活动,感受团圆、祥和的亲情,促进家庭和谐关系。
3.在“拜年”中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祈福,培养孝敬、知恩图报的文明习惯,树立“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
三、活动时间
xx年1月15日——xx年2月10日
四、活动内容
1.了解“年”的知识:学生通过网上学或民间收集,深入了解我国民间的“年”的来历、风俗等知识。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完成收集作业(可以是小报、文章等形式)——《我知道的“小年”、“大年”、“元宵”》。各班在开学后一周内向少先队总部报送优秀作业(不少于2份)
2.xx县的“过年”习俗:广泛收集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并注意收集相关的文字、影像、图片资料,为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可以先在学校新网站实名注册之后,再将自己优秀的作品上传到:xxx
3.春节实践活动:
(1)文明理财实践活动——“我的压岁钱·我节约收支”。
(2)我送文化下乡来——为村里(小区)人写春联(书法小能手应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并注意为活动留下照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结合语言文字活动,开展“美妙春联我收集”实践活动。
(3)美在家庭,美在社区——与家长一道进行过年前的卫生大扫除,使自己的家以靓丽的环境迎接新年。高年级中队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开展为空巢老人、烈军属义务劳动活动,并及时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
(4)中华经典我诵读——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春节·元宵节诗词赏析活动,承文化传统,颂和谐中华,传承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认真学习并践行《xx县实验小学安全文明礼仪手册》各项内容)。
4.我的春节剪影:用自家的相机记录下自己和家人过年的瞬间或开展活动的场景,开学后与老师同学分享,还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xx县人的“年”味。
5.拜大年活动:向师长、朋友发送电子贺卡或短信拜年,表达感恩之情,倡导用无纸低碳方式互致新春祝福。
6.开展安全自护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伴随我成长”自护活动;开展安全知识,在学生及家长中发布学生安全自护提示,特别是与外出旅游和防止烟花爆竹事故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护意识;开展学生自护体验活动,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开展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疾病等,引导学生增强自护本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利用元月14日的结束班队会时间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尽最大努力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2.开学后,各班要深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学生活动中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及时上报少先队总部,少先队总部要把各班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假期活动评价项目。
3.德领组积极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活动中的闪光点,形成学校假期活动特色,为学校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借鉴。
元宵花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写字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课文。
3、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元宵节的快乐及过节时的融融亲情。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放飞想像,体验幸福
1、请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去年的元宵节,你是怎样度过的?(指名作答)a.元宵节要吃。
生:汤圆。板书汤圆,齐读。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出示课题),齐读二遍
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提示:“圆”的`部首是“方框儿”,全包围结构)红笔标出部首。
3、小组合作识字。(会的帮不会的)
4、全班认读生字。
5、指名口头扩词练习:宵汤圆
二、初识课文,随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
2、请会读的学生来试读一下?你是怎么学会的(表扬预习的)
3、小组认字比赛:(随机指)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4、这些生字中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出示挂图
图上画了什么?两个小朋友急着回家干什么?他们和家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小结:多快乐的元宵节呀,也许他们在过节时还一起朗读《元宵节》这首诗呢?你们愿意再读一读吗?齐读课文。
2、指名读。(表扬大胆的学生,请生点评)
3、小组比赛读课文。(评出最佳朗读小组)
4、全班拍节奏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我为小组争光: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元宵节的知识?你还知道过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写对联、猜灯谜、闹花灯)
五、作业
背诵课文,写生字,收集对联以开展“我的展区”)
元宵花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2、引导幼儿自然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练习“闹”字的下滑音,准确把握空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赏灯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了关于灯的内容,我们用唱歌的形势来迎接元宵节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师播放音乐
1、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幼:闹花灯、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敲鼓声。
2、师:你们听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弹琴,小朋友仔细听一下赵老师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便于幼儿清楚地感知歌词的'内容,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说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教师重点突出“闹”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师与幼儿设计手势语,让幼儿准确的把握空拍的节奏。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的唱歌曲。
5、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势,并加上动作,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将歌曲中的灯名替换成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自己看到的灯名,使音乐活动达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势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过元宵节除了唱,还可以猜灯谜,接下来设计了活动《猜灯谜》。
元宵花灯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