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篇方案的制定离不开认真的思考,为了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我们可以做一份明确的活动方案,下面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式美术活动方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正面人物的画法,复习背面人物的画法。
2、合理安排画面,体现游戏的快乐场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画纸
2、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工剪纸手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1、出示手工作品,没有完善好作品
教师:你们瞧,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你们还记得吗?(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样手拉手做游戏的?(引导幼儿观察手拉手做游戏的人物动态)
2、示范装扮拉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教师:你觉得这手工作品漂亮吗?我们可以把它打扮的更漂亮!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怎么装饰起来更漂亮!(教师用油画棒在黑板上示范,把手工作品添上表情,头发。学习画人物的表情)
教师小结:这件作品,手拉手做游戏看起来真漂亮,添上表情,装饰好后更漂亮了,我们画画的时候也可以像打扮这些作品一样,用不同的方法装扮漂亮。
二、教师出示范画,教幼儿如何画人物动态
教师:老师这里也带了一幅画,画的是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的故事。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画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动态,并示范画出来)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物是如何画出来的。
(教师示范人物的正面画法和反面画法)
教师小结:看了拉拉手做游戏画面,小朋友们平时也会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你们开心吗。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把我们拉手做游戏时的情景画出来,画画的叫做“拉拉手做游戏”。
三、发放绘画材料,画纸、油画棒。
1、教师:小朋友们画之前我们要先想一想我们平时和小伙伴们做游戏的情景,然后再开始画。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和画面布置,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教师:我们画画的时候,可以把画面装扮的更漂亮,把你画的故事添上场景,这样你的画面就会更漂亮了。
3、教师对画的好的一些画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幼儿更有喜欢画画!
4、请画的好小朋友把画贴在外面的墙上。
5、活动结束,整理桌面。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荷叶的用处很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需要,想象荷叶有什么用。
2、懂得帮助别人是很愉快的事。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池塘里的荷叶和荷花,知道荷叶又大又圆,是翠绿色的。
2、背景图,实物荷叶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荷叶
2、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的叶子?
3、荷花的叶子叫荷叶,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样色的?有什么作用?
二、听故事《圆圆的荷叶》
1、完整的讲故事一次,提问:是谁向青蛙要荷叶的?它们要荷叶有什么用?
2、分段讲故事。
3、小结:小鸡、胖熊、小兔、小鸟、蚂蚁、小松鼠、蜻蜓都向青蛙要了一张荷叶,
用它包饭、做帽子、做雨伞、做屋顶、做摇篮、做小船、做飞机场。荷叶的用处可真多呀!
4、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也向青蛙要荷叶,请猜猜,谁想用荷叶做脸盆?做扇子?
做地毯?做喇叭?用荷叶给宝宝做滑梯,做蹦蹦床?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5、青蛙非常乐意地满足了大家的需要,晚上,它躺在自己的荷叶床上,
想到自己的荷叶有这么多的用处,心里会怎么想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绘画:圆圆的荷叶。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用绘画表现自己与老人的情感联系,进一步产生关心、帮助老人的意愿。
2.向老人赠送自己的作品,体验爱心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家里有老人吗?你是怎么称呼他们的?
你在家帮助老人做事情吗?你做过哪些让老人特别开心的事?
老人们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需要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比如帮爷爷拿报纸拿老花镜,或是向他们主动问好,亲亲他们,听他们说说以前的故事……虽然都是些小事,但老人们肯定会很开心,很满足的。
二、画一画。
送身边的老人一幅画:左边是我,右边是老人,中间连着一条爱心彩虹,每种颜色都代表一个心愿。
幼儿作画,要求画出人的不同特征以及彩虹的七彩序列。
三、送一送。
启发幼儿说说:准备把这张画送给谁。
幼儿将“爱心彩虹”画带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对老人的心愿记录在每一条“彩虹”上,最后将画送给家里的老人或年老的亲戚。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记忆形象的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汽车的不同功能和它们基本构造。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设计各种造型及功用的汽车。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活动场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车:开车玩游戏,(配音乐)游戏场地的不布局也让我费尽心思,就是能起到让孩子真正玩起来的作用。
(1)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们玩的是什么车?有什么用?由那些部分组成?
(2)你还见过大马路上还有哪些汽车?它们有什么用?(请小朋友相互讲讲,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
2、看课件,拓展孩子的思维。
(1)请幼儿说说跟我们平时的汽车有什么不一样?
(2)它们有些什么功用呢?
3、谈话活动——想象中的汽车
(1)小羊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小羊种了一片桃园,秋天到了,桃子熟了,小羊想把这些桃子卖掉,可是自己又不会爬树,桃子没法摘下来,怎么办呢?我们给小羊造辆汽车来帮助它,但是造辆什么样的汽车来帮助它呢?(幼儿相互讨论后回答)
(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方便呢?我们需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4、幼儿作画:
(1)你准备设计一辆什么样的车?(点指导幼儿围绕“想象中的汽车”这一进行交谈。)
(2)我们设计的汽车造型要特别,还要给人们带来方便。(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3)幼儿设计新型汽车。(教师引导幼儿画出造型新颖,功能独特的汽车)
5、作品评析:
(1)请幼儿一起动手布置一个汽车博览会,幼儿做讲解员,讲解自己的作品。
(2)请已经设计好汽车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汽车相互介绍一下,也可以介绍给旁边的老师听。
6、放音乐《开车歌》,幼儿做开车动作出活动室。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绘画人物,能够画出人物脸部的主要器官。
2、在用直线和弧线作画的基础上,尝试画出波浪、圆圈等线条来装饰妈妈的头发,逐步提高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3、启发幼儿按照自已的想像,选择不同线条和颜色给妈妈理发,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妈妈的照片若干,发型图4张
2、白纸、黑笔、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教师: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谁来介绍一下你妈妈长得什么样?
你们有没有仔细看过妈妈的头发呢?妈妈有漂亮的头发吗?
那你妈妈的头发是怎样的?
(头发是直直的、长长的。头发是卷起来的。头发前面是直的,旁边是卷的……)
2、教师:你们妈妈的头发有没有染过颜色?
(有红头发,有黄头发,还有的头发有点儿黑有点儿黄……)
3、教师:妈妈是在那里把头发理的这么漂亮的?是谁给妈妈理的发呢?
(在理发店,在美发厅,是理发师给妈妈理的。)
二、欣赏妈妈的照片,感受不同发型的特点。
1、教师:你们看,今天老师把谁的妈妈请到了电视机里?
这位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2、幼儿欣赏长、短、直、卷的发型谁的妈妈头发上染了颜色呢?
三、幼儿自己动手为妈妈设计发型
1、教师:现在你想为妈妈设计一个美丽的发型吗?
设计发型前我们要先给妈妈画张像,妈妈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脸上有什么?
2、教师:示范画脸你想为妈妈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发型呢?
幼儿自由讨论后个别介绍。
3、教师示范画头发
教师:现在妈妈有了喜欢的发型,谁能够让妈妈变得更漂亮。
5、教师示范图色
6、幼儿动手设计发型。
四、讲评你最喜欢哪一位妈妈?为什么?
大家都为妈妈设计了漂亮的发型,我们一起和妈妈和张影留念一下吧。
幼儿做一个可爱的动作,喀嚓!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会互相欣赏作品,并用语言描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大的画有小鱼的背景图。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护衣,抹布。
3.《小鱼游》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随《小鱼游》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出示小鱼图,激发幼儿印泡泡的兴趣
(师)小鱼宝宝们,你们真可爱!一边游水一边还会吐泡泡!图上的这些小鱼它们也会吐泡泡,可是它们的泡泡在哪儿呢?
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
3.明确用瓶盖等印泡泡要注意的事项。
出示瓶盖与颜料,教师示范讲解。
4.幼儿印画。
幼儿随着《小鱼游》音乐自由地选择瓶盖与颜料印泡泡,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瓶盖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该颜色时用抹布擦去。
5.相互欣赏并展览幼儿作品。
同伴间相互欣赏泡泡的大小与颜色,分享集体创作成果的欢乐。
活动建议:
该活动可以延续到荚工区继续进行,除瓶盖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果蔬图形印章供幼儿拓印泡泡;提供画有圆形图案的各色蜡光纸与有针眼洞的彩纸供幼儿撕贴泡泡;提供棉签、油画棒等材料供幼儿画泡泡。
活动评价:
1.会用瓶盖和颜料等印画大大小小圆形的泡泡。
2.乐意欣赏同伴的印画。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7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工艺瓷器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教法
学法
欣赏、讲解、评述、临写、展示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什么时代?
二、图片欣赏、分析归纳
1、青花瓷:青轴弦纹瓷尊商代瓷器出现的时代。瓷器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给你的印象和感受。青瓷: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袖烧制而成。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2、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3、宋代的五大名窑即:
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4、景德镇窑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
三、总结:略
四、拓展
了解敦煌瓷器,我国文物的保护现状。
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学生听讲、欣赏。
引导学生从器形、装饰、袖色等方面进行描述。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学生比较不同瓷器的结构特点。
欣赏五大名窑瓷器,归纳各自的特点。
学生欣赏,适当穿插相应历史故事讲解。
式美术活动方案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涂上漂亮的颜色。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人物、动物等,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一列画好的火车、绘画纸、油画棒、幼儿有画人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列火车。
1、教师:呜——看,谁来了?
2、教师:猜猜看,谁会来乘坐这列火车呢?
3、教师:水果宝宝们要出去旅行,可是现在火车快要开了,水果宝宝怎么还没来呀?
(幼儿猜测)
4、教师:原来水果宝宝都很爱漂亮,在家打扮自己呢,现在火车快开了,我们帮它们打扮一下好吗?
二、发挥幼儿想象,扩展幼儿思维。
1、教师:你想给水果宝宝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
2、怎样才能使水果宝宝看上去更可爱呢?
3、讨论想象:除了水果宝宝,还会有谁来乘这列火车呢?
三、提出作画要求。
1、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给水果宝宝涂色。
2、除了水果宝宝外,列车上还可以画上其它的东西。
如:人物、小动物等。
四、作品展示、评价。
式美术活动方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