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划活动之前,提前准备活动方案可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制定创新的方案,可以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怎么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温暖,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在这元宵佳节来临之际,举行本次活动。
二、活动
情暖元宵
三、活动对象:
xx幼儿园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正月十五下午14:30—16:00
地点:校食堂
五、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王副校长致辞
(二)主持人宣布分组情况及活动要求、规则,并请生活阿姨示范包汤圆的方法。
(三)各老师就位,活动开始
(四)包汤圆结束,全体同学就席,观看表演
(五)品尝汤圆,活动结束
六、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项
(一)活动准备:
1、活动策划及安排(xx老师)落实活动详细策划及工作安排,并提前一天做好传达。
2、馅料准备(xx老师)联系食堂负责人购买馅料,并做好餐具等准备,传达活动时间及细则。
3、会场所需物品(xx老师)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无线麦克风、扩音器。
4、主持人(xx老师)
5、宣传板制作(xx老师)
6、摄影摄像(xx老师)
(二)活动中:
1、人员安排及分组情况:
小班(xx人)分四组,每组xx人,分别由xx老师负责。
中班(xx人)分两组,每组xx人,分别由xx老师负责。
大班(xx人)分两组,分别xx、xx人组,分别由xx老师负责。
2、参与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场,到班级指定位置就绪,不得大声喧哗、打闹玩耍。教师作为组长,负责教授同学包汤圆的方法并做好秩序、场地卫生维持工作。
3、包汤圆结束,烹制过程中的游戏、节目表演由主持人及xx老师主持。
4、场地清扫:全体师生及食堂工作人员
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汤圆和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4.ppt。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篇3
活动简介:
?搓圆子》出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小班上册的《天才小厨师》单元的内容,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过年的相关民俗,知道食物汤圆的文化含义,培养幼儿根据线索的推测能力,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同时享受与同伴一起制作食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道食物汤圆的文化含义;
2.培养幼儿根据线索推测的能力;
3.享受与同伴一起制作食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糯米粉、盘子数个、围裙、厨师帽、音乐《卖汤圆》
活动过程:
1.用猜谜的方式开始活动。
——以汤圆为谜底,教师边念谜面,边做手指动作:“捏呀捏,搓呀搓,搓出一个小圆球。圆滚滚,站不稳,放到水里滚一滚。”
——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幼儿若猜不出,可进一步提供线索:“圆圆白白的,可以吃的。”
2.谜底揭晓后,告诉幼儿相关民俗:过年吃汤圆表示全家团团圆圆。
3.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请幼儿一起搓汤圆、煮汤圆。
——请幼儿将手洗干净。
——将幼儿分组,每组的桌上放一盘已分成小块的糯米团和一个空盘子。
——搓一搓、揉一揉,搓出一个汤圆后,放在空盘子里。
——等每组都完成后,请厨房的大妈帮忙煮熟。(为了让幼儿可以尽情地吃汤圆,可事先准备一些已搓好的汤圆和幼儿搓的汤圆一起煮。)
——在煮汤圆的过程,师幼、家长可以一起听音乐《卖汤圆》做律动,帮忙收拾教室,把手洗干净。
4.汤圆煮好后,大家一起快乐的分享、品尝自己做的汤圆,也可以请家长、老师或者小组的弟弟、妹妹分享。
反思:
1、这节课由于我准备的不充分,上的有点仓促,整个活动就觉得像在赶场。
2、幼儿操作中有遇到一些幼儿不会做,我就单独教他应该怎么做,应该把这问题拎出来,请幼儿自己来说说怎么样搓才搓的好。搓的好的也可以拎出来请幼儿来说说好在哪,那样搓的不怎么好的幼儿也可以有个参考,知道接下来要怎么搓。
3、卖圆子环节幼儿很喜欢,玩得特别高兴。
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汤圆的习俗。幼儿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汤圆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汤圆时的心情,通过亲子活动享受制作汤圆的过程和乐趣。
二、活动:快乐元宵节
三、活动时间:20xx年2月19日(下午15:30)
四、活动地点:本班课室
五、活动准备:
1、本周五中午到办公室领取一次性台布。
2、2月_日(下周一)中午第二批吃饭人员留下厨房搓粉,然后分到各班,各班老师分成人手一份。
3、在厨房拿好盘、桶等装好材料。
4、下周一下午14:40分准时吃午点,全体员工下午14:15分准时上班。(校车老师早上帮厨房洗番薯)
5、活动当天门卫、校车司机下午15:00负责指挥车辆看守大门。
六、活动流程:
1、15:10—15:30(家长签到,播放上次图片)
2、播放“汤圆”歌曲班主任带领幼儿入场。
3、教师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汤圆?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大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儿: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儿: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大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二、给予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反思:谈话活动只是让幼儿从感性上对元宵节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设计了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一)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二)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二)ppt。
(三)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谈话进入活动。
1、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2、做游戏“变汤圆”。
3、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4、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二)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1、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2、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3、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4、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5、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三)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1、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2、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3、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幼儿园搓汤圆活动方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