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提升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令人敬佩的事迹让我们懂得,集体合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怎么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刘秀祥的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刘秀祥的事迹篇1
望谟县地处麻山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当地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自卑。
20xx年,刘秀祥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除了在学校做好工作外,他还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性演讲,目前已演讲1000多场,听众多达上百万人次。
“开展励志演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更加自信。”这就是刘秀祥四处演讲的初衷。
“刘老师的课太受欢迎了,今年我才得听了4次。”刚听完思政课的吴银雨不禁“抱怨”。
在吴银雨看来,听演讲最大的收获在于,现在自己每天都会定一个小目标,或是背下50个英语单词,或是完成两套数学试卷……
过去,高三(3)班的简合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接触。“刘老师告诉我们,要阳光地面对生活,要对生活时刻保持思考!”上过多次“祥哥”的课后,简合意变得越来越开朗。
不仅如此,看着长期患病的家人,简合意还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我的梦想是考上遵义医科大学,回乡当一名医生,去帮助像我家人一样的病患。”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因为刘秀祥把大量时间都放在了他们身上,用心教学、用爱浇灌。
凌晨5点半钟左右,他就会站在宿舍窗边,看着学生们走进教室。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口味的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去上早课……对此,刘秀祥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在刘秀祥的帮助下,实验高中的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刘秀祥的事迹篇2
抱怨黑夜漫长,不如让自己闪闪发光
“贵州第一孝子”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获得社会关注,随之而来还有方方面面的帮助。临沂师范学院为他们提供临时住处,并为他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曾找到刘秀祥,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婉言谢绝。刘秀祥说,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觉得可怜,而应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虽然自身已经很困难,但刘秀祥从没停止帮助他人。大学期间,他将部分兼职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时捡废品认识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上学。
大四那年,很多企业找到刘秀祥,愿意与他提前签订就业合同,待遇也优厚,刘秀祥在读大学之前想的就是留在城市工作,毕竟大城市机会多,选择多,挣钱多,方便给母亲治病。
就在刘秀祥纠结时,曾经一起捡废品的一个妹妹打来电话,说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那一刻,刘秀祥震惊又心酸,感觉还有很多人正经历自己的过往。“我要回去,告诉贫困和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还要告诉他们梦想力量有多大。”于是,刘秀祥收拾行囊,带上母亲回到望谟。
八山一水一分田,说的是贵州。可在位于云贵高原边缘的望谟,山高谷深,97.2%的'土地是山地丘陵,“一分田”都谈不上。外出务工,是当地群众增收主渠道。全县总人口32万多,常年外出务工的7万多。
刘秀祥却义无反顾成为望谟县打易中学老师,两个月后,由于当地高中教师短缺,他被借调到望谟民族中学。“刚到民中时,学风不太好,学生们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正如他所说,20xx年望谟县高考录取率在黔西南州排名靠后。
从站上讲台那天开始,刘秀祥就将自己全部奉献给学生,只要为了学生,什么他都做。20xx年,他主动请缨,接手高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们中考总分是700分,这个班学生中考最高分是258分,最低分105分。没人认为自己考得上大学。”
接过烫手山芋,刘秀祥决定先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树立自信入手。他把自己经历说给学生们听,震撼了所有人,学生们会想到在外打工的父母;想到不学习,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刘秀祥让所有学生都定下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每天早上6点大家一起在教室自习,每晚11点,所有人一起离开教室,一点点努力、一点点进步。刘秀祥告诉他们“与其抱怨黑夜漫长,不如让自己闪闪发光。”
为了拉近和学生的感情,他分批次将班上学生邀请到家中,下厨做饭给大家吃,让学生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收入不太高的他把大半工资都花在学生身上,有时给学生买水果,有时给学生准备画了笑脸的鸡蛋……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希望学生建立对他的信任,有任何事情能第一时间向他求助。
用学生们的话说,“祥哥好像就生活在教室中,你需要他时,永远会出现在你眼前,他陪伴我们的时间比家人更多,他好像永远不累。他是我们内心的依靠,只要祥哥来了,没有什么迷茫不可以解开,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
德州学院大四学生哈应妮因为基础薄弱,努力后也没有明显提升,加上学习压力很大,一度有过放弃读书的念头。“心情特别低落,祥哥一直开导我,和我说了很多关于未来的设想。”哈应妮说,祥哥的劝说让她打消读书无用的念头,“不管压力多大,我都要努力向前冲”!
三年时间,全方位陪伴,刘秀祥让曾经的差班华丽转变。47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中考258分那位同学高考成绩是586分,105分那位同学也考上本科。”刘秀祥说,“我想告诉他们,不要低估梦想的力量,你们老师就是这么走来的”。
刘秀祥的生活似乎只有教学,最忙时他同时担任三个班的班主任和五个班历史教师,还兼任德育处副主任等职务,每天忙得团团转。不管工作多繁重,他都任劳任怨,因为他很着急,想要改变来得更快一些。他来到民中后,改变悄然而生,考取大学学生数量连年增加,20xx年170多个,20xx年300多个,20xx年500多个。贵阳的名校、私立学校三顾茅庐,开出不菲年薪邀请他任教,他不为所动,坚持守在望谟,说这是最需要他的地方。
“他永远是最后关灯的人”
20xx年,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成立,学校背靠天马山,环绕王母河,远离城市喧嚣。刘秀祥被任命为这所新学校的副校长。“立德、尽责、求是、笃行”是学校校训,刘秀祥时刻谨记。他告诉所有学生“学习是很苦的事情,但是可以把苦学成甜”。
早上第一堂课7:30开始,没有早课和教学任务的老师可以9点到校,但刘秀祥每天早上6点多会准时出现在学校,看学生早餐情况、陪学生早读、巡查校园,然后上第一节课。晚自习也陪着他们,指导每个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增分计划、大学计划及未来人生规划等。
刘秀祥的事迹篇3
工作八年,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刘秀祥还是“负资产”,每月20日是他“花呗”最后还款日,钱花在哪里?少部分花在家里,大部分用在学生身上。
同事们称呼他“优秀祥”,学生们直接叫他“祥哥”。在学校,甚至在望谟,刘秀祥都是非一般的存在。曾经,他“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回到故土,踏上讲台,将青春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八年来,他走遍县里所有村庄,只为通过努力改变更多孩子命运。
20xx年5月,刘秀祥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说:“我想给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带来改变,哪怕只有一丝一毫。是一种途径,也是一种捷径,因为的关键在于唤醒,我愿意做点燃希望的人。”
“最好的老师我遇到了”
748名学生参加高考,319人达到本科线,县理科状元出自该校——这是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20xx年高考成绩单。由此不难理解刘祥秀近来总是乐呵呵。他说,“我们学生高中入学成绩并不优秀,三年来所有老师辛勤付出,学生们自身艰苦努力,他们终于冲过高考独木桥,开启人生新篇章,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老班,很幸运遇见你,你给我影响很大很大,谢谢你,最好的老师我遇到了。”“祥哥,关灯后你来查寝,我骂了你,你却只讲了一句‘早点休息’,我都在想是不是明天要卷铺盖走人了。”“你终究成为了我的英雄。”“请在您的工作室留个位置给我,四年后在工作室见。”“遇见您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会记住没有钱的时候来找您”……这是刘祥秀任班主任的高三(15)班学生,在高中最后一节课后写下的满满一黑板留言,送给他们最爱的祥哥。
高三毕业生韦娟说:“祥哥是我们很多人的偶像,也是最好的榜样。我初中就知道他的事迹,特别感动。祥哥常说过去一无所有不代表将来一无所有,不要用现状评判未来,坚持就会成功,他就是这么一路走来。”韦娟所说的“事迹”,刘秀祥现在不愿意过多回忆,“因为太过艰辛,想想就扎心”。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小山村,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不堪打击,患上间歇性精神失常。刘秀祥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和姐姐外出谋生,母亲彻底失去生活能力,“养家糊口”重担就此落在刘秀祥肩上,那时他还是孩子。
每天为母亲洗脸刷牙、穿衣梳头,在厨房忙来忙去,委托邻居帮忙照看母亲,飞奔跑向学校上课,放学后给母亲做饭,待母亲休息再温习功课。因为没时间和经验种田,只能转租给别人,一年能得到五百斤稻谷。家里没钱,他就空闲时背着竹筐上山挖野菜、挖药材,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去卖。赚了钱紧着给母亲买药,剩下的买点油盐酱醋。
语文老师了解到刘秀祥的情况,送给他一本《平凡的世界》。看了这本书,刘秀祥深受鼓舞,认定勤劳和读书能改变命运。正是有了这个信念,他坚持读完小学,并以全县第三名成绩考上望谟县最好的初中——实验中学。
但因家中贫困,刘秀祥没有去上县实验中学,而是在县城找到一所民办学校,以摸底考试第一名成绩获得该校免费入学机会。他说,“我对读书这件事意志很坚定,至于读书能带来什么,当时不知道,就是欲望很强烈。”由于要进城上学,母亲没人照顾,小小的刘秀祥带着母亲跪在父亲坟前说,“爸,我带着母亲出去了,你要保佑我和母亲都平安,我出去混不成个人样,绝不回来。”
初到县城,没钱租房,刘秀祥用稻草在学校旁山坡上搭间棚子。门前空地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为了维持生活,放学后刘秀祥到县城里捡废品,周末再去打零工。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二人生活。
20xx年,刘秀祥初中毕业,考入安龙县第一中学。这也是他最劳累的三年,周末和假期做家教、去餐厅做服务员、去工地当小工。学习之外,他必须养活自己、照顾母亲。在他精心照顾下,母亲的健康状况有所好转,犯病次数越来越少。但因长期照顾患病母亲,再加上营养不良,体重只有80多斤的刘秀祥,在高考之时病倒,这一病让他发挥失常,以6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刘秀祥说:“第一次觉得上天这么不公平,对生活充满失望。我拼命读书,多少困难都挺过来了,但这个结果我承受不了,甚至有了最坏的想法。”一蹶不振时,他翻开自己的'日记本,发现之前写过一句话:“当你在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回过头发现别人没有脚。”刘秀祥说,“那一刻,我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为我还有母亲,虽然她什么都不能给我,但只要她健康活着,我就拥有打败一切困难的力量”!
那一年,贵州省义兴市一所高中的校长获知刘秀祥情况,被他的孝心和上进心感动,邀请他进校免费复读。于是,刘秀祥背上母亲,拎着一包锅碗瓢盆来到兴义市。他以每年200元价格,租下农户家闲置猪圈当家。猪圈四面通透,就用编织袋遮风。他说,“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取,总是能够取出来的,我除了上课和学习,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打工挣钱。”
刘秀祥终于如愿以偿,在20xx年夏天收到临沂师范学院(现改名为临沂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抱着母亲嚎啕大哭,说自己去哪里,就会背着母亲去哪里。
刘秀祥的事迹篇4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xx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中国好人”称号。20xx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xx年,刘秀祥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也成为“中国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刘秀祥的事迹篇5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贫困闭塞。直到20xx年11月才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小秀祥四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丢下了三个孩子。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来,哥哥出外打工,杳无音信;姐姐也离开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小秀祥孤儿寡母两个人。那年小秀祥11岁,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照顾母亲。
他身单力薄,无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农田租了出去,换些口粮和母亲糊口。小秀祥一边照顾着母亲的生活起居,一边捡垃圾、挖药材换些生活开支,就这样和母亲相依为命,勉强度日。
背母踏上求学之路
小秀祥从小就具有远见卓识,他认准了只有文化知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学习格外努力,小学毕业时的成绩排在全县第三。可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去上最好的县中学,而是去了县里的一所民办中学,以摸底考试第一的成绩免费入学。
小秀祥带着母亲离家来到县城上学,举目无亲,首先要解决的是食宿问题。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一间窝棚,在地上挖了锅灶,作为自己和母亲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安顿了下来。小秀祥还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打零工赚点花销,支撑着把书读下去。
三年后,初中毕业,小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
小秀祥又带着母亲来到安龙县开始了高中的求学生活。在县里租不起住房,这里也没有条件再搭窝棚,小秀祥就想办法租下了农户不用的猪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钱。小秀祥将猪圈打扫干净,用编织袋遮挡住四周,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住处问题。
小秀祥还是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长期的营养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小秀祥终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择
这个多年来一直支撑着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坚持不住了,他要离开,永远地告别这个带给他这么多痛苦和磨难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着东西,做着离开前的最后准备。
他翻看着自己的一本日记,自己曾经写下的一句话蓦地映入眼帘:“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子时,却发现旁边还有没有脚的人。”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就这样抛下自己的母亲离开吗?我有手有脚,有母亲,还有家,比起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还可以重新来过!”
小秀祥又振作起来了,他找了个学校复读,准备再次参加高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小秀祥发奋苦读,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来自临沂师范学院(现在的临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亲喜极而泣。
可是随之而来的学费、路费问题又摆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决心,“只要能够答应他带着母亲去求学,解决学费和路费问题,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并且签下协议。”
秀祥带母求学的经历被媒体报道了出来,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感动了校方。校方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住处,还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工作,秀祥顺利地开始了大学生涯。
秀祥的生活开始慢慢好转,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秀祥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家乡,给他一起拾破烂时结识的三个弟弟妹妹,资助他们上学。
大学毕业在即,秀祥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就业该何去何从的难题,摆在了秀祥面前。此时他一直资助上学的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这个电话让秀祥感到非常震惊,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毕业后返回家乡,做一名教师。“我要回去,我要告诉他们,梦想的力量有多大。”回到家乡,他可以帮助那些和他曾经是一样的孩子们,通过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家乡更需要他。
刘秀祥的事迹篇6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平在小学及以下。
20xx年到20xx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平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平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刘秀祥的事迹篇7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工作全面改观,水平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成效显著。把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xx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xx年的全州第四位。
20xx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xx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xx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中国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刘秀祥的事迹7篇相关文章:
★ 名人事迹材料6篇
★ 勤奋的事迹6篇